[发明专利]变频电梯机械制动器失效时的电气保护方法和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46194.9 | 申请日: | 2007-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3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 发明(设计)人: | 史幼迪;水祖伟;张福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意楼宇实业有限公司;上海三意自动化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5/02;H02P27/04;H02P3/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21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 电梯 机械 制动器 失效 电气 保护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梯保护设备,特别是一种变频电梯机械制动器失效时的电气保护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使用最广泛的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目前的电梯大都采用机械制动器作为电梯停止后防止电梯轿厢继续发生位移的措施,以保证乘客出入电梯轿厢的安全。对于曳引式电梯,曳引轮通过钢丝绳一边悬挂着电梯轿厢,另一边悬挂着对重,正常情况下,电梯通过电动机带动曳引轮并依靠曳引轮槽与钢丝绳的摩擦力驱动电梯轿厢上下运行,电梯停止后靠机械制动器使曳引轮制停,靠曳引轮槽与钢丝绳的静摩擦使电梯轿厢和对重保持静止。一旦电梯的机械制动器受到卡阻等意外事件而失效,曳引轮将由于对重侧和轿厢侧的重量不同而被动转动,电梯轿厢也将发生失控位移(俗称溜车),并且溜车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严重时会引发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的重大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变频电梯机械制动器失效时的电气保护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提出一种变频电梯机械制动器失效时的电气保护方法,其特征是:利用电梯控制器实时地对电梯轿厢的位移及速度进行监测,发现在电梯控制器未发方向和速度指令时电梯轿厢有超过允许位移的发生,并且有一定的移动速度,即可判定电梯机械制动器失效,电梯溜车。此时可立即控制接通变频器与曳引电动机的电气连接,并给变频器一个零速运行信号,利用变频器控制曳引电动机产生的零速转矩使电梯轿厢制停,保证出入电梯轿厢人员的安全。同时发报警提示信号,通知电梯轿厢内的人员迅速离开,然后控制关门。待电梯门关闭后,再控制机械制动器动作数次(若为机械制动器偶然性故障,则经机械制动器动作数次,故障即自动消失)。撤消变频器的零速运行信号后再判溜车,若故障消失,则自动恢复正常;若故障依旧存在,则控制电梯轿厢顺溜车方向以慢车速度运行,直至电梯运行到极限位置停车。这样即可避免电梯高速溜车造成剪切伤人和高速冲撞的重大事故发生。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频电梯机械制动器失效时的电气保护装置,由包含机械制动器失效时的电气保护方法程序的电梯控制器、变频器、曳引电动机、旋转编码器、机械制动器电动机构、门机系统、报警提示装置等组成。其特征是:由包含机械制动器失效时的电气保护方法程序的电梯控制器接收电梯的安全信息和运行请求信息,同时监测电梯轿厢的实际位置及速度信息,轿厢的实际位置及速度信息取自变频器对装在曳引电动机上的两相旋转编码器反馈脉冲的分频或取自安装在限速器上的两相旋转编码器或其他能实时反映电梯轿厢位移和速度的装置;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根据运行请求向变频器发送运行方向和速度的控制信号,向机械制动器发送动作控制信号,向门机系统发送开、关门控制信号,在电梯故障时向报警提示装置发送报警提示信息。变频器、曳引电动机、旋转编码器组成一个闭环调速系统,其中变频器根据电梯控制器的运行指令和旋转编码器反馈的曳引电动机实际转速,控制曳引电动机按预定的方向和速度运行。门机系统根据电梯控制器的指令执行开、关门的动作。报警提示装置在电梯控制器控制下发声、光报警提示信息。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对照,效果是积极且明显的。本发明通过电梯控制器对电梯轿厢的位移及速度的实时监测,在电梯机械制动器发生故障时利用变频调速系统的零速转矩使电梯轿厢制停,保证了出入电梯轿厢人员的安全,同时通过让机械制动器失效的电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顺溜车方向低速运行到极限位置,也有效避免了高速冲撞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种变频电梯机械制动器失效时的电气保护方法和装置的相关工作流程图。
附图2是一种变频电梯机械制动器失效时的电气保护装置一个优选实例的电气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意楼宇实业有限公司;上海三意自动化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意楼宇实业有限公司;上海三意自动化控制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61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