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疖状腐蚀的改进型Zr-4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45912.0 | 申请日: | 200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7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姚美意;周邦新;夏爽;李强;刘文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6/00 | 分类号: | C22C16/00;C22C1/02;C22F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疖状 腐蚀 改进型 zr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疖状腐蚀的改进型Zr-4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特种合金材料及加工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核电是一种高效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紧张和电力紧缺的情况下,发展核电是一条很好的出路。发展核电需要进一步降低核电成本,而降低核电成本最有效的措施是进一步提高核燃料的燃耗,延长燃料元件在核反应堆中的换料周期,这样就对燃料元件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锆是热中子吸收截面最低的金属之一,并具有比较好的高温力学、耐腐蚀、导热等综合性能,是目前水冷动力堆中核燃料元件唯一使用的包壳材料。将燃料芯体密封包装在锆合金的包壳内制成燃料元件。包壳的作用是隔离燃料芯体和冷却水,防止燃料芯体和高温水之间发生化学反应;阻止裂变产物逸出,防止放射物质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将燃料芯体裂变产生的热能传递给冷却剂,同时提供足够的结构强度使燃料元件保持结构完整性和尺寸稳定性,满足堆芯中流体冲刷和装卸燃料元件操作时的需要。燃料元件在反应堆堆芯中工作时的环境条件十分苛刻,除了高温高压的冷却水冲刷外,还有中子辐照。包壳与高温水发生锆水反应生成氧化锆受到腐蚀的同时还要生成氢,部分氢被锆合金包壳吸收会发生氢脆,这种过程在中子辐照下还会加速。燃料元件在寿期内要求包壳不发生破损,所以燃料元件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可靠性与包壳材料的性能密切相关。这样,包壳材料锆合金就成为制备高性能燃料元件的一种关键材料。
Zr-2(Zr-1.5Sn-0.2Fe-0.1Cr-0.05Ni)合金(Zircaloy-2)是沸水堆中燃料元件使用的包壳材料,Zr-4(Zr-1.5Sn-0.2Fe-0.1Cr)合金是目前大多数压水堆中燃料元件使用的包壳材料。在沸水堆中或压水堆中一回路冷却水的氧含量较高时,Zr-2和Zr-4合金会发生疖状腐蚀。包壳发生疖状腐蚀时,在黑色氧化膜上出现白色斑点,直径0.1-0.5mm,白斑的剖面呈凸透镜状,最厚处可大于100μm,比周围的黑色氧化膜厚数十倍。当白斑继续长大,最终会连成白色氧化膜,白色氧化膜比较疏松,在水的冲刷下易于剥落而加速腐蚀。另外,腐蚀程度增加后除了使包壳材料的有效厚度减薄外,还会使锆合金包壳的吸氢量增加,造成包壳材料的氢脆问题。在这种过程的联合作用下,增加了燃料包壳破损的可能,直接影响到反应堆的安全运行和燃料元件的寿命。因此,需要解决Zr-2和Zr-4合金的疖状腐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疖状腐蚀的改进型Zr-4合金。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
一种耐疖状腐蚀的改进型Zr-4合金,其特征在于化学组成及重量百分含量如下:1.2~1.5%Sn,0.18~0.24%Fe,0.07~0.13%Cr,0.05~0.2%Nb,Zr余量;其中杂质含量符合目前核用Zr-4合金的标准,即为:Al≤0.0075%,B≤0.00005%,Cd≤0.00005%,C≤0.015%,Co≤0.002%,Cu≤0.005%,Hf≤0.01%,H≤0.0025%,Mg≤0.002%,Mn≤0.005%,Mo≤0.005%,Ni≤0.007%,N≤0.008%,Si≤0.012%,Ti≤0.005%,U≤0.00035%,W≤0.01%。
一种用于上述的耐疖状腐蚀的改进型Zr-4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有以下工艺步骤:
a.将核级海绵锆和纯金属原料,按耐疖状腐蚀的改进型Zr-4合金成分以重量百分含量计为:1.2~1.5%Sn,0.18~0.24%Fe,0.07~0.13%Cr,0.05~0.2%Nb,Zr余量进行配料,然后用真空非自耗电弧炉在氩气保护下进行熔炼,并将合金翻身熔炼4~5次制成合金锭;
b.上述合金锭在700~800℃进行锻造加工或挤压制成坯材,随后经650~750℃热轧,热轧后先去除氧化皮、酸洗去除油脂,再在真空中经1000~1050℃的β相均匀化处理0.5~5h后淬火;
c.淬火后的坯材进行3~4次冷轧,每次冷轧压下量30~50%,每两次冷轧之间在真空中进行600~750℃中间退火3~5h,冷轧结束后在真空中进行600℃再结晶退火1~3h,每次中间退火或再结晶退火前都进行去除氧化皮、酸洗去除油脂处理,最后可制得耐疖状腐蚀的改进型Zr-4合金。
本发明中所用的原料为核级海绵锆及纯金属Sn、Nb、Fe和Cr。杂质含量符合目前核用Zr-4合金的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59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