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茶多酚中残留微量氯仿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4919.0 | 申请日: | 200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1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龙英才;董俊萍;孙友宝;曲晓敏;林德昌;林金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晋江市恒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11/74 | 分类号: | C07D311/74;C07G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姚静芳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茶多酚中 残留 微量 氯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涉及一种从天然提取物茶多酚中去除微量残留氯仿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茶多酚,又名茶单宁、茶鞣质,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其主要组分为儿茶素,占其总量的80%左右。茶多酚,在消除自由基、抗氧化等生物活性,抑菌、抗病毒、抑制肿瘤、防治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良好生物功能,已广泛应用于保健品,食品添加剂和医用药物中。有机溶剂萃取法是传统的提取茶多酚的生产工艺之一,工艺中使用氯仿萃取,脱除其中的咖啡因和色素等,因此,提取出的茶多酚产品中含有微量的氯仿。氯仿有中等毒性,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接触进入机体。其主要急性毒性作用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眼及皮肤有刺激作用,并能损害心脏、肝脏、肾脏,也可脱脂。人摄入10ml(140mg/kg)的氯仿足可致命。因此,除去茶多酚中的氯仿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国内除氯仿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①活性炭吸附法[范延臻等,“GAC、UF、RO去除氯仿、四氯化碳性能的试验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1999,15(10),9-12]:活性炭对分子量较小的极性较强的三卤甲烷及羧酸等均较容易吸附去除,但对氯仿的吸附性能较差。为防止活性炭被吸附的氯仿饱和后被共存的其他有机物从炭中取代出来,活性炭的使用时间受到限制。②树脂吸附法[李云松等,“XDA-1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水中氯仿的吸附性能[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3):185~201]:多孔性离子交换树脂可代替活性炭用于吸附去除氯仿,并采用热空气热解吸方式回收氯仿,但该方法容易在回收氯仿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且树脂再生困难不能重复利用。③煮沸法:将含氯仿的茶多酚溶液加热至沸10分钟后,所含氯仿几乎被全部除去。但由于茶多酚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被氧化,煮沸法将使茶多酚挥发并丧失生物活性,严重影响产品的品质。④曝气法:曝气法常应用于去除水中的氯仿,但需要通入比水量大好几倍的空气,其消除率不仅受曝气时间、气体流量、水温、水量的影响,且水的浪费也较大,不容易推广使用。⑤超声波技术降解法[陈学民等“超声波技术降解水中氯仿的研究”,兰州铁道学院报(自然科学版),2001,20(4),92-94]:超声波技术降解有机物与其它方法相比较,具有成本低,无污染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如何现场设计及在生产实际中应用超生波反应器,尚需作进一步研究和探讨。⑥超滤(UF)法[范延臻等,“GAC、UF、RO去除氯仿、四氯化碳性能的试验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1999,15(10),9-12]:新的UF膜可以通过物理吸附作用快速有效地去除氯仿,但吸附容量有限,当茶多酚中氯仿含量较高时,仍然存在UF膜使用量大,再生频繁的问题。⑦反渗透(RO)法:RO膜在去除氯仿时存在截留和吸附一脱附两种机理。因此去除率不仅与膜材质有关,而且还受到茶多酚中氯仿浓度的影响,茶多酚中氯仿浓度高时去除率高,浓度低时去除率也低甚至为负值。
上世纪末与本世纪初,国外在研究处理去除残留氯仿方面,又有如下进展的报道:
(1)电化学方法:采用内置的碳纤维电极连续电化学方法分解氯仿,内置金属为Ag和Zn,电解液为硫酸钾,低流量处理时,氯仿分解率接近100%,主要分解物为甲烷(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579965A)。
(2)气液多元多相转移回收工艺:主要机理是通过化合萃取将氯仿从水相转移到气相,进而分离。
(3)新型催化剂:主要有硫化催化剂。
尽管以上方法在处理去除残留氯仿方面已经取得了进展,但其主要适用于处理环境水体与废水中的氯仿,对于去除茶多酚中的氯仿,仍然存在诸多难点与困难,主要有:
(1)目前最为有效的催化剂Pd过于昂贵。
(2)还原剂或催化剂属于重金属,容易造成重金属二次污染。
(3)目前的多金属或多相催化体系都在较高温度或压力下进行,使得处理茶多酚中氯仿的费用较高,设施较为复杂,高温还会破坏产物的生物活性,故难以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率高、成本低、毒性小的从天然提取物茶多酚中去除微量残留氯仿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除茶多酚中微量残留氯仿的方法,即在常温常压下使含氯仿的茶多酚的水溶液流经无机沸石分子筛,茶多酚水溶液通过分子筛的液时空速为0.5-4.0h-1。
本发明中,无机沸石分子筛是MFI(即ZSM-5)型沸石分子筛吸附剂。
本发明中,无机沸石分子筛是高硅或全硅MFI型疏水性沸石分子筛吸附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晋江市恒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复旦大学;晋江市恒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49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