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楼宇智能控制系统的总线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3495.6 | 申请日: | 200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5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鲁邦秀;计初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亚龙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2;H01B7/17;H01B3/44;H01B1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振甦 |
地址: | 201506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楼宇 智能 控制系统 总线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系统总线电缆,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楼宇智能控制系统的总线电缆,该总线电缆同时传输控制电源和控制信号。属于电缆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电气和电力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在现代楼宇电气设施中,已普遍采用计算机进行实时控制,通过数字控制器直接控制电力电子器件,对建筑内各种系统设备如电力、照明、卫生给排水、火警消防、空调通风、电梯等进行数据采集和动态控制,实现楼宇电气控制的智能化。与此同时,各种功能设施的多样化,也使得电气安装和控制线路日趋复杂。这就要求电气线路的设计,既能满足强大功能、方便简化安装,又能使系统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低廉的运行成本。
传统电气线路一般采用固定敷设用电缆连接电气设备,这种连接却存在不足之处。首先,由于直接控制电源的相线通断,使控制线路承受用电负荷,从而增加了电气线路的成本和火灾隐患;其次,在功率调控方面,无法实现数字智能控制,不易实现电气控制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克服传统线路的不足,结合国际先进布线技术及楼宇智能控制技术,成功地研发了楼宇智能控制系统总线电缆。经过部分用户的试运行表明,产品使用效果良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优越性。
用于楼宇智能控制系统的总线电缆主要应用于现代智能大楼中,用于对建筑内电气设施的监控,并可通过相应接口与网络连接,实现楼宇智能系统的远程控制。采用楼宇智能控制技术,结合红外感应或时间控制,可以实现室内光线智能调节;通过温度传感、移动传感,可以实现安全监测自动报警;还可根据使用时间、环境特性,预设室内温度、换气效果等,随着现代电气技术革命的深入,必将为人类家居生活和工作,带来一个新的怡人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经建设的蓬勃发展,城市智能化大楼正普遍兴起,楼宇智能电气装置及楼宇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尤其是智能家电的普及推广,对楼宇智能控制系统总线电缆的需求也将愈来愈多。楼宇总线电缆也将以其成本低廉、安装简捷、性能优异等特色,而逐步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楼宇智能控制系统的总线电缆。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楼宇智能控制系统总线电缆,克服传统控制电缆的诸多不足,尤其在功率调控方面无法实现数字智能控制的缺陷,并可通过相应接口与网络连接,实现建筑内电气设施的智能监控和智能系统的远程控制,提高电气控制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的设计思路是:
楼宇智能控制系统是以安全电压(DC24V)为测控动力源的,经过系统初始化后,通过对控制系统总线装置的参数设置,来定义每个探测器和相应控制任务的地址,总线电缆用于通断、控制、监测和信号信息的传输。依据楼宇智能控制系统的功能及使用特殊性,首先考虑电气安全性,通常要求总线电缆的电气绝缘强度与其所控制的用电系统相一致,其额定电压等级可达0.6/1kV,按照聚乙烯材料的绝缘场强,从而计算出其最小绝缘层厚度e1。
其次,总线电缆作为数字控制器的动力电源线,应有足够的负荷能力,由每个数字控制器的动作电流仅几毫安,根据固定敷设用电缆有关载流量的计算,以100只数字控制器同时工作来计算,选用了截面为0.5mm2的导体。
第三,作为数字通信用的总线电缆,还要从特性阻抗匹配等方面进行计算,来调整绝缘和导体的尺寸。经过多次计算和验证,选用了通信行业中的0.8mm标准规格,确定了导体直径后,可从特性阻抗公式推出绝缘厚层度e2,值得注意的是:如果e2<e1,则需重新调整导体尺寸。同时,还计算验证了总线电缆的其他传输性能指标,如衰减、数据传输速率等。为确保产品质量控制,还要计算工作电容、导体直流电阻、线对直流电阻不平衡等,以便依据这些参数,在各制造工序中,科学合理地编制工艺卡片,严格地进行过程控制。
依上述设计思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控制系统的总线电缆采用四芯结构,每芯导体的直径为0.8mm,绝缘层采用厚度为0.6mm的高密度聚乙烯层,控制精度为0.003mm,缆芯由红一黑、黄一白对绞线绞合而成。
本发明提供的总线电缆如图1所示,由里到外依次由导体、高密度聚乙烯绝缘层、包带、铝塑复合带、编织铜丝、聚氯乙烯内护层以及外护套组成。
尽管本发明提供的总线电缆结构相对简单,但其加工工序相对较多,且技术要求高,其制造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为确保电缆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在制造过程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工艺控制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亚龙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亚龙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34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