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封闭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两段式油气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3229.3 | 申请日: | 200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4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连季红;邓壮;谢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汉钟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1501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 螺杆 制冷 压缩机 段式 油气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封闭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尤其涉及一种半封闭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油气分离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润滑油对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十分重要,它可以实现螺杆压缩机运动部件的润滑,形成油膜对两个螺杆进行动密封,带走压缩机中的部分热量,还可以进行压缩机的能量调节。而当润滑油被过多的带入系统后会导致压缩机润滑不足,系统换热性能降低等等多方面的影响。
图1可见:制冷剂从螺杆中压缩后直接排入排气消音管11,通过消音管后进入油分离器腔体12,之后再穿过滤网15进行过滤,最后从排气口14排出压缩机,图中:油分离器桶身13、滤材挡板16、油分下挡板17。
如何有效地降低压缩机排气含油量是技术人员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半封闭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两段式油气分离器,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油分离器桶身、油分离器腔体、排气口、排气消音管、油分滤网、滤材挡板、油分下挡板;还包括在油分离器腔体中固定安置一个螺旋分油流道;所述的螺旋分油流道与滤材挡板连接在一起,排气消音管与螺旋分油流道连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地降低压缩机排气含油量,提高系统性能,加强系统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油气分离器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油分离器桶身3、油分离器腔体2、排气口4、排气消音管1、油分滤网5、滤材挡板6、油分下挡板7;还包括在油分离器腔体2中固定安置一个螺旋分油流道200;所述的螺旋分油流道200与滤材挡板6连接在一起,排气消音管1与螺旋分油流道200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与传统油分不同,具有双过滤系统。从螺杆中压缩完毕的高压含油制冷剂沿排气消音管进入油气分离器,流出排气管道后直接进入螺旋分油流道,在这个流道内,由于制冷剂气体与润滑油密度不同,所受的离心力也不同,又因为油、气的粘着力不同,当油气混和物与流道边缘冲撞时,会使混合物中的部分润滑油分离出来,这样就实现油气的第一道分离。油气混和物流出螺旋形流道后所含的油已经大量减小,然后再进入油气分离器的第二道分离结构油分滤网。在这里,由于制冷剂气体与润滑油颗粒的分子直径不同,分子直径较小的制冷剂气体顺利通过滤网,而润滑油颗粒则大量被滤网所隔离,实现了排气的第二道分离。经过这两道独立的分离结构进行油气分离后,压缩机排气的含油量可以大幅度减少,而分离下来的油在油分下挡板的作用下集存在两段式油气分离器的底部,通过压差为压缩机进行自动供油,从而既保证了压缩机的正常润滑,密封等效果,又减小了进入系统的油量,从根本上保证了压缩机安全、可靠的运行。
本发明中的第一道分离结构为螺旋分油流道,它与滤材挡板连接为一体,制冷剂从排气消音管出来以后直接进入旋风分油管道进行第一道分油;第二道分离结构为油分滤网,利用两块滤材挡板将其压紧在图1所示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汉钟精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汉钟精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32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网络承载语音业务的传输格式集合裁减方法
- 下一篇:球芯式脉冲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