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兼具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电话与网络电话的拨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0762.4 | 申请日: | 200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9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东;裴波涛;彭科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7/00 | 分类号: | H04M7/00;H04L12/6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1000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兼具 公共 交换 电话 网络电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话通讯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兼具可拨打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电话与网络电话的拨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家用电话或公用电话的电话语音通信,主要以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技术,经由电话线传送讯号达成,用户必须依照通话时间与距离支付通信的费用,费用经常为高。
然而,随着互联网(Internet)的蓬勃发展,上网用户数也逐渐增加普及。其中,非对称数字用户回路(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ADSL)技术是目前主流,且为普遍的网络通讯技术之一。用户在不用改变或新增原有线路下,可直接透过ADSL技术经由一般电话线路(即PSTN电话线路)连接互联网。
目前,网络电话(VoIP)的技术发展也已经日益成熟。网络电话主要是先将语音信号转换为数字化的数据资料后,透过互联网传送到目的端,于目的端再将数据资料转换为语音资料,达到通话的功能。因此,透过网络电话,无须依照通话时间与距离支付高额的电信费用,使用上经济且便利。
网络电话(VoIP)相较于一般家用电话(PSTN电话),具有节省费用、多方电话会议等优点。
然而,现有的网络电话与家用电话虽然都是经由电话线传输讯号,但是两者属于不同通讯技术系统。一般用户必须透过计算机主机连接网际网络后,才能使用网络电话,造成使用上的不方便。
此外,透过计算机主机连接网际网络,对于不经常碰触电脑的人而言,会觉得操作复杂而不便利,也造成网络电话使用上的限制。
因此,现有网络电话与家用电话仍有改善的必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兼具可拨打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电话或网络电话(VoIP)的拨接装置,以增加其使用上的便利性。
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拨接装置,至少包含一信号分离器、一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电话模块、一调制模块、一网络电话模块以及一控制模块。
信号分离器具有一语音信道以及一数据信道,并供连接一电话线。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电话模块连接于信号分离器并经由语音信道收送语音资料。调制模块连接于信号分离器,并对经由数据信道所发送的数据数据进行调制以及所接收的数据资料进行解调制。
网络电话模块连接于调制模块,收送经调制模块解调制或调制后的数据资料,并转换数据资料为一语音信号。控制模块控制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电话模块的语音资料以及网络电话模块的数据资料的传输,以切换拨接装置进入一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电话模式或是一网络电话(VoIP)模式。
本拨接装置具有以下优点或功效:
1.使用便捷性:用户只需在开通ADSL的电话线上连结此拨接装置(即,通信终端),经过简单的配置以后即可方便和轻松的拨打廉价的网络电话,而不用连接ADSL的非对称数字用户回路远程单元(ATU-R)或计算机主机等其它设备。
2.使用经济性:相对于现有的家用电话用户而言,透过网络拨打网络电话可以节省许多费用。同时由于调制模块与信号分离器的应用,节省了专门的ADSL设备(如,ATU-R)的成本。
3.功能双重性,具有拨打PSTN电话功能,可避免当网络不通时或是某些网络电话(VoIP)不能拨打紧急电话(急救,火警等)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其中:
图1绘示了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方块图。
图2绘示了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来电通话流程图。
图3绘示了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话拨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兼具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电话与网络电话(VoIP)的拨接装置,包含一信号分离器100、一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电话模块110、一调制模块120、一网络电话(VoIP)模块140以及一控制模块130。
在本实施例中,此拨接装置是利用非对称数字用户回路(Asymmetric DigitalSubscriber Line,ADSL)技术连接上互联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07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整候选字的输入装置与方法
- 下一篇:风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