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生化分析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40708.X | 申请日: | 200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9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宏;刘配殿;徐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华实验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0 | 分类号: | G01N33/50;G01N3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顾锡文 |
地址: | 200233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生化 分析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样品成分的化学分析技术,特别是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方 法及装置。
技术背景
生化分析是实验室和临床诊断通常采用的方法,一般需要将被测样品(人或 动物的体液,如血液、尿液等)与试剂分别定量吸取,注入反应杯,混匀,孵育, 并且进行化学反应,同时测试混合液的比色值,通过计算分析确定各种生化分析 项目的指标。一个生化分析项目完成以上步骤,往往需要几分钟到十几分钟,而 一份待检的样品一般需要进行十几项生化指标的检测。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为流动式和分立式两种,分立式可实现双试剂或多试剂 的检测,以提高临床生化检验速度,所以测试速度(Test/h,即每小时完成多少 项生化指标测试)是生化仪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
分立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下简称生化仪)如图1所示,主要有:反应 系统的反应盘1和反应杯2,样品系统的样品盘3和样品臂4,试剂系统的试剂 盘5和试剂臂6,搅拌机构7,清洗机构8,及光电检测系统,温育槽等组成。
其中反应盘是生化仪的运行中心,反应盘1内有排列成圆环形的2n+1个 反应杯2,且以每圈2n+2个杯子以旋转—停止—旋转的方式作周期运行,在停 止时序中对反应杯2注入样品、试剂、搅拌、清洗。如果将反应盘1分为2n+1 等分,每一个运行周期结束后,反应杯2都递进一个等分。样品、试剂的注入位 置、搅拌位置都是由生化仪的分析方法决定的。
在生化仪的发展中,样品系统、试剂系统、反应系统和清洗机构并无多大 改变,而搅拌机构有较明显的变化。在测试速度低于300Test/h的生化仪中, 多用一个独立的搅拌棒,如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专利号ZL96112818.6), 其测试速度为180Test/h;早期的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试速度为360 Test/h,采用两个独立的搅拌机构。随着生化分析试剂的进步,目前的生化仪主 要以双试剂为主,部分生化仪改进了分析方法,使得两个搅拌点之间,没有样品 或试剂注入点,这样可以在一个搅拌机构上安装两个搅拌棒,可在反应盘上同时 搅拌两个不相邻的反应杯,在不降低测试速度的前提下,完成两次搅拌工艺的要 求,如东芝的TBA-40FR、岛津-8000测试速度为400Test/h、欧宝XL-600测试 速度为360Test/h。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在分立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一套搅拌机构则测试 速度提不高,若提高测试速度则需要两套搅拌机构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 种每个工作周期只有两个停止时序,以提高测试速度的全自动生化分析方法,以 及只采用一套搅拌机构的生化仪。
依据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方法:
反应盘1内排列成圆环形的2n+1个(奇数)反应杯,按逆时针方向,以旋 转一停止一旋转的方式作周期运行,使所有反应杯横穿光电检测系统的光束;反 应盘的一个运行周期对应两个工作周期;在每个工作周期的二个停止时序中,总 有搅拌动作发生,并至少有一种液体(试剂或样品)被定量注入到反应杯内。
其中在样品被定量注入到反应杯内的停止时序中,总有第二试剂被注入到反 应杯内。
其中在第一试剂被定量注入到反应杯内的停止时序中,总有一组反应杯被清 洗。
其中第二试剂的注入时间为所有生化项目最长反应时间的一半,反应时间是 从第一次搅拌开始计算的。
其中样品稀释动作是在第一次搅拌停止时序中完成的。
其中反应盘分为2n+1等分,在每个工作周期的二个旋转时序中,第一个旋 转时序中,反应盘旋转m+1个等分,m=第一阶段反应时间×测试速度÷2(第 一阶段反应时间是指从样品注入到第二试剂注入的时间间隔);第二个旋转时序 中,反应盘旋转n—m个等分。
这种每个工作周期反应盘只有两个停止时序的分析方法,简称为二停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华实验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华实验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07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