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水底隧道混凝土结构防火保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40603.4 | 申请日: | 2007-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4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曹文宏;范益群;张勇;乔宗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29/063 | 分类号: | E02D29/063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0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水底 隧道 混凝土结构 防火 保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类,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用于水底隧道混凝土结构防火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水底隧道混凝土结构隔热层防火保护方法主要有喷涂防火涂料和敷设放火板。由于隧道结构的变形、漏水等因素使得防火涂料层易开裂和材料性能降低,不但影响防火效果,而且影响使用寿命;而使用敷设放火板方案,虽然适应了一定变形要求,但其拼缝、金属紧固件将部分热量传递到结构表面,造成表层结构损伤,施工和后续维修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水底隧道混凝土结构防火保护结构,该结构在隧道混凝土结构与防火板之间设置吊挂件,减少二者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导热量,并可充分利用其间的空间。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用于水底隧道混凝土结构防火保护结构,包括隧道混凝土构件、防火板,其特征在于在隧道混凝土构件设置安装有吊挂件,防火板通过吊挂件固定在隧道混凝土构件表面。
所述吊挂件为金属杆。
所述吊挂件与隧道混凝土构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所述吊挂件通过螺栓吊挂固定有金属龙骨。
所述金属龙骨由两个U型槽构成,两个U型槽开口相对叠加设置,槽壁之间通过螺钉固定。
所述两个U型槽,一个与吊挂件螺栓固定,另一个与防火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所述防火板与隧道混凝土构件表面之间敷设防火棉。
所述金属龙骨的设置数量为至少两排,排与排之间互相平行。
本发明的优点是,组装、后续维修方便,结构稳定,可以有效吸收因管片涨缩、沉降、变形等有害因素,在结构体背温为200℃以内,均可以有效保护混凝土层,安全性高,可以有效吸收车辆高速进出、会车时的正、负压冲击波,在既有基础下,提高隧道防火等级容易。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A-A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B-B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4所示,标号1-12分别表示:混凝土构件1、不锈钢膨胀螺钉2、吊挂件3、螺钉4、金属龙骨5、防火棉6、防火板7、不锈钢防火螺钉8、U型槽9、防火胶10、螺钉11、U型槽12。
本实施例的结构包括隧道混凝土构件1、吊挂件3、金属龙骨5、防火板7,吊挂件3采用的是金属杆,吊挂件3与隧道混凝土构件1之间通过不锈钢膨胀螺钉2连接固定,吊挂件3与金属龙骨5通过螺钉吊挂固定,金属龙骨5由U型槽9、U型槽12构成,U型槽9与U型槽12开口相对叠加设置,二者的槽壁之间通过螺钉11固定,U型槽9与吊挂件3之间通过螺钉固定,U型槽12与防火板7之间通过不锈钢防火螺钉8连接固定。
在防火板7与隧道混凝土构件1表面之间敷设防火棉6。金属龙骨5的设置五排,排与排之间互相平行。
本实施例安装时的顺序是:
a、弹线:在隧道混凝土构件1标定好吊挂件3的位置;
b、在该位置安装各膨胀螺钉2,每平米仅使用少于3只螺钉;
c、在螺钉2处安装各吊挂件3;
d、在吊挂件3上安装各龙骨5,每平米仅使用少于5只拉杆螺钉;
e、敷设防火棉6;
f、安装各抗隧道防火板7,每平米仅使用少于16只防火螺钉。
本实施例是一种以吊挂件吊挂金属龙骨的柔性方式与主体结构相连,而防火板则固定在龙骨的下方,在龙骨与隧道壁结构之间敷设岩棉等隔热材料。
本实施例适用于各种城市隧道,包括盾构法隧道、沉管隧道、顶管隧道等。其优越性体现在下述方面:
(1)在防火性能方面:
在结构体的背温为200℃以内,可以有效保护混凝土层,解决混凝土耐火抗爆裂的问题;整个防火构件与管片接触最易导热的部分—吊挂件,占管片总面积较低,其余与管片接触的部分,均为导热系数极低的岩棉;使用相对较少的膨胀螺钉,亦即直接将热传导给管片内钢筋的可能性较低,安全性相对提高;
(2)在结构方面,由刚性和柔性材料共同组成,防火结构不易被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未经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06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