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食用螺肺中检测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6298.1 | 申请日: | 200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1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和香;张仪;吕山;周晓农;胡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33/48;G01N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浩东 |
地址: | 2000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 螺肺中 检测 广州 线虫 幼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寄生虫方向的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从食用螺肺中检测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方法。
背景技术:
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III期幼虫)必须在软体动物体内发育完成,因此软体动物在传播广州管圆线虫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福寿螺与褐云玛瑙螺的入侵和不断扩散,我国广州管圆线虫呈扩散趋势。目前,本虫的中间宿主多达70余种,在其众多中间宿主中褐云玛瑙螺与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重要中间宿主。因此,寻找快速检测福寿螺体内广州管圆线虫的方法是预防广州管圆线虫病的重要手段。当前检测螺体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通常采用研磨匀浆与胃蛋白酶消化法(以下简称酶消化法)。研磨匀浆法:螺研磨或粉碎组织成糊液,置于锥型量筒加入脱氯水沉淀(静置悬浊液),倾倒上清液取沉淀滤液镜检。此法材料简单,幼虫活力保持较久,能直观地显示虫态与活度,故适合幼虫的分离、收集及动物接种。但检测速度慢,沉淀物多而幼虫容易漏检。胃蛋白酶消化法:螺研碎后置于消化液中,然后倾入滤布中过滤,取滤布上的沉渣镜检。此法可靠、稳当,是检测、分离收集幼虫、计数和定量筛选比较理想的方法。但检测速度较慢,且加酶后部分幼虫易死亡。此外,其检测需一定的材料与药品如:胃蛋白酶、盐酸、粉碎机、与恒温箱等,因此,检测耗时费力,故不太适合现场大规模螺的普测。此外关于分子生物检测的技术虽然敏感可靠,能快速检测螺体内早期幼虫,但目前仍需亟待研究,还无法应用于现场进行大规模螺的普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食用螺肺中检测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方法,该方法适合现场进行检测,并适合疫区大体螺类的定性筛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从食用螺肺中检测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将食用螺压碎剔壳,b、沿外套膜的左侧至后侧的基部剪开,将外套膜向右翻开取外套膜的后半部分的椭圆形的囊状结构的肺囊(图1箭头所示),c、然后剪开肺囊囊袋呈双层的两边沿,d、翻开肺囊囊袋呈单层后铺平,e、直接光镜观测,使用的光镜采用物镜2.5-3.5倍,观察其有无幼虫结节,f、若囊袋层壁较厚,尽量拉平或用挑针拨动、玻片压来观察肺囊壁组织有无幼虫结节。
一种从食用螺肺中检测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将食用螺压碎剔壳,b、沿外套膜(呈单层)的左侧至后侧剪开,将外套膜向右翻开并铺平,c、然后直接光镜观测,使用的光镜采用物镜2.5-3.5倍,观察其有无幼虫结节。
本发明由于采用镜检肺幼虫结节的方法(以下简称肺检法)具有工序与材料简单、方法简便、经济及检测速度快的特点,且具有与现有技术的检测方法相似的检测效果。还可根据幼虫结节的形状及大小初步估计幼虫处于的发育阶段,适合疫区大体螺类的定性筛查。具体地说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检测速度快,实验显示:肺检法速度明显快于研磨匀浆及酶消化法统计分析差异有显著性(χ2=54.897,P<0.01)可根据幼虫结节的大小快速估出幼虫处在的发育阶段;
(2)敏感度高,螺肺镜检法、研磨匀浆及酶消化法检测螺肺囊内幼虫的敏感度分别为96.7%、93.4%与100%,统计分析差异无显著性(χ2=2.069,P>0.05)显示3种检测方法具有相似的检测效果;
(3)省时省力省材料,观察表明,肺检法快捷省力,只需简单的解剖工具,打开肺囊袋直接镜检。一般情况下,当肺囊布满幼虫结节时,0.20-0.37分即可将螺定性。肺囊中幼虫结节较少时,5-10分种可将螺定性,而此时若应用酶消化或匀浆法检测,获取幼虫既费时又困难。
附图说明:
图1为福寿螺软体及肺囊箭头所示示意图
图2为具有玛瑙螺肺幼虫结节示意图
图3为具有福寿螺肺幼虫结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62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布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无线频率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