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送排风通用新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35960.1 | 申请日: | 200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9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戴若夫;张晓;彭天镱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西城华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29/70;F04D29/58;F04D29/66;F04D29/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恒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洪;刘熙 |
地址: | 410205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送排风 通用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送排风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送排风通用新风机。
背景技术
市面上有售的新风机,多以固定式对应方向进出的形式或是单独的蜗壳总成,安装形式不能根据现场情况调节接管方向,由于弯头过多,增加了风量损失,设备不能灵活满足客户后期需要(同于客户原因或者环境改变不能灵活增减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减少风量损失,设备安装灵活的组合式送排风通用新风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主机外壳和安装在其中的风机、电源线和开关,所述主机外壳的顶和底封闭,四个侧面的三个侧面上设置进风口,第四个侧面上设置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选配出风单元或管道接口;与出风口相对的主机外壳侧面的进风口上选配进风单元或管道接口,另外两个进风口选配盲板或管道接口;所述主机外壳的内壁上固定吸音板。
所述进风单元由外壳、灭菌单元、过滤网和选配的栏栅或者过渡接口组成,外壳为没有端板的筒体结构,选配的栏栅或者过渡接口安装在外壳的一端,过滤网和灭菌单元安装在外壳内,外壳另外一端与主机的进风口匹配连接。所述出风单元的静压箱壳体的顶和底密封,四个侧面中有三个侧面选配盲板或管道接口,最后一个侧面与出风口匹配连接。所述主机的出风口选配连接出风单元时,出风口与出风单元之间安装加热单元。所述管道接口取代进风单元时直接与进风口匹配连接。所述管道接口取代出风单元时直接与出风口匹配连接。所述吸音板采用能够吸收噪音的海绵板、泡沫塑料或其他吸音材料制作。所述主机外壳采用金属板或者塑料板制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合理,一机三用,送风、排风和中间增压,可减少风量损失,节约能源,适合标准化大批量生产,降低成本。适合于在各类管道通风系统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管道接口示意图。
图3为图1的过渡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进风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出风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作新风机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作排风机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风单元,2-进风口,3-主机外壳,4-风机,5-出风单元,6-加热单元,7-出风口,8-吸音板,9-管道接口,10-盲板,11-过渡接口,12-外壳,13-灭菌单元,14-过滤网,15-栏栅,16-静压箱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发明包括主机外壳3和安装在其中的风机4、电源线和开关,所述主机外壳3的顶和底封闭,四个侧面的三个侧面上设置进风口2,第四个侧面上设置出风口7;所述出风口7选配出风单元5或管道接口9;与出风口7相对的主机外壳3侧面的进风口2上选配进风单元1或管道接口9,另外两个进风口2选配盲板8或管道接口9;所述主机外壳3的内壁上固定吸音板8。
所述进风单元1由外壳12、灭菌单元13、过滤网14和选配的栏栅15或者过渡接口11组成,外壳12为没有端板的筒体结构,选配的栏栅15或者过渡接口11安装在外壳12的一端,过滤网14和灭菌单元13安装在外壳12内,外壳12另外一端与主机3的进风口2匹配连接。过滤网14分为多等级,以满足不同的现场需要。灭菌单元13可以选用光学的、化学的、电学的或者物理产品。
所述出风单元5的静压箱壳体16的顶和底密封,四个侧面中有三个侧面选配盲板8或管道接口9,最后一个侧面与出风口7匹配连接。
所述主机3的出风口7选配连接出风单元5时,出风口7与出风单元5之间安装加热单元6。
所述管道接口9取代进风单元1时直接与进风口2匹配连接。
所述管道接口9取代出风单元5时直接与出风口7匹配连接。
所述吸音板8采用能够吸收噪音的海绵板、泡沫塑料或其他吸音材料制作。能够有效地降低主机运行时的噪音。
所述主机外壳3采用金属板或者塑料板制作。
工作原理:
1、作送风机使用,参照附图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西城华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西城华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59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取像广角镜头
- 下一篇:电控天然气发动机气源选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