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锆聚碳硅烷陶瓷先驱体的制备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4593.3 | 申请日: | 200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0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谢征芳;曹淑伟;王军;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571 | 分类号: | C04B35/571;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宁星耀;宁冈 |
地址: | 410073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锆聚碳 硅烷 陶瓷 先驱 制备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含锆聚碳硅烷陶瓷先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主链含硅的低分子量有机聚合物加入反应器三口烧瓶中,并加入相当于有机聚合物0.5wt%-20wt%的锆金属有机化合物;(2)利用本发明者研制的常压高温裂解装置,在Ar或N2保护下,反应器三口烧瓶温度,按照0.1-1℃/min升温速率升至350-480℃,裂解柱温度控制在450-550℃,进行热分解重排反应,反应时间0.5-20h,冷却后得含锆聚碳硅烷陶瓷先驱体粗产品;(3)将该粗产品经二甲苯溶解、过滤,滤液在300-390℃进行减压蒸馏,冷却后即得淡黄色树脂状半透明状含锆聚碳硅烷陶瓷先驱体;
所述常压高温裂解装置包括置于加热器中的反应器三口烧瓶,所述三口烧瓶上设有热电偶、N2进气口和来自分液漏斗的回流液入口,三口烧瓶与置于电热套中的裂解柱的物料入口连通,所述裂解柱的物料出口与冷凝管连通,所述冷凝管通过转接管与排气管、真空系统接口和分液漏斗连通,所述分液漏斗的下部出口与三口烧瓶连通,电热套与裂解柱之间也设有热电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锆聚碳硅烷陶瓷先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三口烧瓶温度为390-4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锆聚碳硅烷陶瓷先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时间为4-15h。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锆聚碳硅烷陶瓷先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链含硅的低分子量有机聚合物为聚硅碳硅烷、聚硅烷、聚碳硅烷、或聚二甲基硅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锆聚碳硅烷陶瓷先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链含硅的低分子量有机聚合物为聚硅碳硅烷、聚硅烷、聚碳硅烷、或聚二甲基硅烷。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锆聚碳硅烷陶瓷先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锆金属有机化合物为锆的乙酰丙酮化合物、羰基化合物、酮基化合物及二茂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锆聚碳硅烷陶瓷先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锆金属有机化合物为锆的乙酰丙酮化合物、羰基化合物、酮基化合物及二茂化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锆聚碳硅烷陶瓷先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锆金属有机化合物为锆的乙酰丙酮化合物、羰基化合物、酮基化合物及二茂化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锆聚碳硅烷陶瓷先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锆金属有机化合物为锆的乙酰丙酮化合物、羰基化合物、酮基化合物及二茂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459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敏感膜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下一篇:电磁波阻断发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