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6,7-去氢罗列酮在制药中的新用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31076.0 申请日: 2007-10-26
公开(公告)号: CN101167708A 公开(公告)日: 2008-04-30
发明(设计)人: 祝晨蔯;林朝展;张翠仙;赵钟祥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1/122 分类号: A61K31/122;A61P7/00;A61P9/00;A61P29/00;A61P31/12
代理公司: 广州市天河庐阳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胡济元
地址: 510405广东省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罗列 制药 中的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二萜类化合物,特别是环状二萜类化合物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6,7-去氢罗列酮(6,7-Dehydroroyleanone)为一种红色针状结晶,mp170~171℃,溶于苯、氯仿等低极性溶剂,是存在于香茶菜属植物狭基线纹香茶菜中的一个对映-7,20-环-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其结构式为: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6年10月25日公开了一项“鼠尾草根中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的6,7-去氢罗列酮”(申请号为200510067148.8)的发明专利申请,该申请公开了6,7-去氢罗列酮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6,7-去氢罗列酮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一文公开了6,7-去氢罗列酮具有保护实验性心肌缺血的药理作用(何新,常军民等.中国药理学通报,2000 Vol.16 No.5 P.596-597.)。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6,7-去氢罗列酮在制药中的新用途。

实际上,本发明的新用途是6,7-去氢罗列酮在制备抑制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抑制剂中的应用。

NO的生物合成是由左旋精氨酸(L-Arg)在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作用下与O2结合,生成左旋瓜氨酸(L-Cit),并释放出NO。一般认为在生理状态下,L-Arg经细胞内原生型NOS催化生成低浓度的NO,发挥信号传递、维持血管张力等生理作用;在病理条件下则通过激活诱导型NOS持续产生大量的NO而表现为细胞毒作用,引发多种疾病,例如:

(1)败血性或出血性休克;

(2)炎症疾病;

(3)心肌梗塞损伤;

(4)病毒性心肌炎。

巨噬细胞i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为一个同型二聚体酶,由两个相同的亚基组成,亚基二聚体化为iNOS活性所必需。亚基聚合不能自动发生,需要BH4、L-精氨酸和血红素共同存在才能发生,如果BH4、L-精氨酸和血红素其中一种物质细胞内水平不足,将影响iNOS单体(亚基)聚合成有活性的二聚体。iNOS亚基聚合的一般过程如下:合成的酶蛋白起初为单体,含有一个非功能性的氧化酶区和一个功能性的还原酶区,后者与FAD、FMN及CaM结合,然后在L-精氨酸存在的情况下,BH4、血红素(heme)与两个单体的氧化酶区相互作用形成一个二聚体。二聚体化才使iNOS具有催化NO合成的功能。在这个过程中,BH4是必不可缺的,而6,7-去氢罗列酮能与其竞争性地和NOS结合,使得与能与BH4结合的NOS减少,降低NOS的活性和稳定性,从而防止体内一氧化氮含量升高,有效防止上述几种病变的发生,达到预防的目的;当上述几种病变已经发生,6,7-去氢罗列酮亦可通过降低体内一氧化氮水平,减缓病变的程度,达到治疗的目的。因此,本发明所述的6,7-去氢罗列酮实际上是作为一种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抑制病理条件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阻止体内一氧化氮含量升高。

因此,6,7-去氢罗列酮可用于制备预防和治疗因体内一氧化氮过量所引发的疾病的药物,具体可以是:

(1)制备预防和治疗败血性或出血性休克的药物;

(2)制备预防和治疗炎症疾病的药物;

(3)制备预防和治疗心肌梗塞损伤的药物;

(4)制备预防和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药物;

本发明所述的预防和治疗因体内一氧化氮过量所引发的疾病的药物是由6,7-去氢罗列酮和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按照常规制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如肠溶胶囊、软胶囊、滴丸、分散片、颗粒剂等,其中6,7-去氢罗列酮的含量为14~40mg/g。

附图说明

图1是不同组别的二甲苯诱发迟发型超敏反应小鼠的耳肿胀程度的直方图。

下面将通过药效实验来证明本发明具有的技术效果。

1、体外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百分率的测定:

(1)材料与试剂: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四氢生物蝶呤二盐酸盐(纯度>99%)是由Cayman Chemical公司提供;一氧化氮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DMSO购自Sigma公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10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