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油添加剂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30260.3 | 申请日: | 2007-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3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怡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怡瑜 |
主分类号: | C10L1/185 | 分类号: | C10L1/18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春耀 |
地址: | 5240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添加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善液体燃油燃烧性能的液体燃油添加剂,尤其是一种添加在汽油、柴油等燃油中的燃油添加剂。
背景技术
汽油、柴油等机用液体燃料,在使用过程中往往由于燃烧不充分而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严重污染了生活环境,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汽油、柴油这种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所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已被许多国家所重视,为此,其节约油资源和解决尾气排放的污染的问题是人们探索的热点技术,燃油添加剂正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的新型节油产品,它能促使燃油充分燃烧,提高其利用率,减少尾气的排放,减轻噪音的影响,适应人们对现代燃油的要求;现有通过在燃油里添加盐类物质作为催化剂激发燃油的活性成份,但盐类物质是离子型化合物,在溶液中能分离出金属正离子和酸根离子,虽然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而产生的离子键相对牢固,但在油燃烧时其产生的高温足以有打开键的能量,使其分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而酸根离子会侵蚀金属部件,且打开化学键的同时分子总是要吸收能量,所以,使用盐类物质作为催化剂会有一定的能量损耗及缩短工作设备的使用寿命;也有通过添加纳米金属颗粒来激活燃油同时降低燃油挥发物中有毒的成分,这些都只是激活燃油的活性成分,并没有解决燃油燃烧不充分而排放出大量的一氧化碳有毒气体,通过使燃油充分燃烧而提高其有效利用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燃油燃烧效率、降低尾气污染气体的排放、清除积碳、延长工作设备的使用寿命的燃油添加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燃油添加剂,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一氧化二氮占总量的~76%,过氧化氢占总量的20~83%,乙烯占总量的3~66%,丙酮占总量的1~64%,二氯二氟甲烷占总量的1~60%,苯占总量的1~60%,四氯化碳占总量的1~60%,挥化油占总量的1~60%,丁酮占总量的1~60%,乙醇占总量的1~60%,甲醇占总量的1~60%,乙醚占总量的1~60%,硝基油占总量的1~60%,异丙醇占总量的1~60%,二氯甲烷占总量的1~60%,甲苯占总量的1~60%。
本发明优选重量百分比组分为:一氧化二氮10%,过氧化氢50%,乙烯10%,丙酮2%,二氯二氟甲烷2%,苯2%,四氯化碳2%,挥化油2%,丁酮2%,乙醇2%,甲醇2%,乙醚2%,硝基油2%,异丙醇3%,二氯甲烷3%,甲苯4%。
本发明的燃油添加剂是以液体状态加入到燃油中混匀,添加时,燃油添加剂与燃油的比例为1∶700~1∶60000。
本发明的燃油添加剂采用较多的过氧化氢氧化剂,使得燃油充分氧化燃烧,减少一氧化碳气体产物,有效地提高燃油燃烧效率,降低一氧化碳有毒气体的排放,避免了有金属离子对设备的侵蚀,延长了工作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同时还可以清理发动机、引擎的阀门、火花塞、汽缸等的积碳;提升辛烷值,使燃油能燃烧更多的氢;去除发动机引擎的水和水汽;消除发动机引擎的震爆;能使少量的水分燃烧;彻底燃烧氧化氮,减少污染;在冬天能加快发动,阻止燃油输送管路的气阻气封,实验统计将该添加剂添加到汽油中可提升里数达8%~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按下述重量百分比配比组分:
一氧化二氮10%,过氧化氢50%,乙烯10%,丙酮2%,二氯二氟甲烷2%,苯2%,四氯化碳2%,挥化油2%,丁酮2%,乙醇2%,甲醇2%,乙醚2%,硝基油2%,异丙醇3%,二氯甲烷3%,甲苯4%。
将上述物质按配方混匀溶解后按1∶700的比例添加到汽油、柴油等燃油中,并将添加剂与燃油混匀。允许加有上述配方添加剂的燃油水分占4%~11%,其可使汽车行驶里数提升达8%~21%,氧化氮排放量减少达3%~30%,清除积碳达80%~99%,提高辛烷值,这些混合物按照比例混合或单独使用都可达到一定效果。将添加了上述配方添加剂的混合汽油加到小汽车使用,每使用50L测得的数据如下:
表1 汽车使用50L上述配方汽油的效果提升值(%)
实施例2
按下述重量百分比配比组分:
一氧化二氮5%,过氧化氢60%,乙烯8%,丙酮2%,二氯二氟甲烷2%,苯2%,四氯化碳2%,挥化油2%,丁酮2%,乙醇4%,甲醇2%,乙醚2%,硝基油2%,异丙醇2%,二氯甲烷2%,甲苯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怡瑜,未经陈怡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02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用于监视不同距离范围内目标的雷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