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气管炎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9458.X | 申请日: | 2007-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7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位计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位计连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振华 |
地址: | 833000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气管炎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治疗气管炎的中药药物。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气管炎有用西药,也有用中药,西药治疗,有些药物副作用大,很多时候是治标不治本,复发性大,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中药治疗,可以克服西药治疗的一些缺陷。但是,已有一些治疗气管炎的中成药,其效果便不理想,在有的中成药里配有婴粟等中药,这类中药对治疗气管炎具有一定疗效,但却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使用后对身体会造成一定的伤害。也有用冬虫夏草等名贵药材作为君药来治疗气管炎,但其太过于名贵,难以推行或一般人买不起,不便于普及化,而且假药也很多,买到假药,不但治不了病,反而还会加重病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药材易取易买,组份较少,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治疗效果较好,制作工艺较为简单的治疗气管炎的药物。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治疗气管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组份配方按重量份计
黄梨 150-300; 甘草 3-15;
生姜 17-25; 株花 5-15;
红枣 17-25; 冬花 3-10;
去皮西瓜 300-500; 枸杞蜜 15-25;
干燥的丝瓜秧 3-10; 芝麻 25-50。
所述组份配方按重量份计
黄梨 300; 甘草 10;
生姜 25; 株花 10;
红枣 25; 冬花 10;
去皮西瓜 500; 枸杞蜜 25;
干燥的丝瓜秧 10; 芝麻 50。
本发明中黄梨主要含有苹果酸、柠檬酸、果糖、葡萄糖、蔗糖等成分,入肺、胃经,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有“润肺凉心,消痰降水,解疮毒、酒毒”的功效,《本草纲目》“梨,能润肺消痰,降水除热”。
甘草,甘,平。归脾、胃、肺、心经。甘草入肺止咳祛痰,味甘又益气润肺,且性平而药力和缓,故可用治咳嗽气喘之症,无论寒热虚实及有痰无痰均宜。
生姜,性温味辛,入脾、肺二经,可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实验证明,姜辣素可刺激心脏、血管、皮肤,促进全身毛孔舒张,从而散热止汗,随之带出病菌素污物,有益健康。
株花,甘,平。具有清热化痰,抗菌消炎的功效。
红枣,甘,温。归脾、胃经。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与生姜配伍应用,其意义有二:若二药与解表药同用,生姜助卫发汗,红枣补益营血,防止多汗伤营,能奏调和营卫之功,故《医学衷中参西录·药物·大枣解》云:“若与生姜同用,为调和营卫之妙品。”又,生姜能和中调胃,红枣能补脾益气,合用则能调补脾胃、增加食欲,故《本草衍义·卷十八》“调和胃气”,以二药同用;若将二者与补虚药同用,则能促进药力吸收,提高滋补效能。
冬花,甘,平。具有清热润肺的功效。
西瓜,甘,寒。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糖分、多种无机元素、氨基酸和维生素、番茄红素、瓜氨素、甜菜碱等。味甘能生津止渴利尿,性寒则能清热解暑。西瓜汁可排出代谢产物,清洁尿道,肾脏,还能激活机体细胞,有效地防止衰老。
枸杞蜜,枸杞,甘,平。归肝、肾、肺、经。具有润肺、顺气的功效。现代研究证明,其具有促进与调节免疫功能,抗菌、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
丝瓜秧,具有止咳、散热的功效。
芝麻,滋养肝肾,润燥滑肠之功,具有补肺气,益脑髓的功效,可治疗咳嗽痰少,失眠多梦等症。
本发明中黄梨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甘草入肺止咳祛痰,益气润肺;株花,清热化痰,抗菌消炎;冬花,清热润肺;枸杞蜜,润肺、顺气;丝瓜秧,止咳、散热;芝麻,滋养肝肾,润燥滑肠,补肺气;红枣与生姜配伍应用,再与前述药同用,调和营卫,调补脾胃、增加食欲;西瓜汁排出代谢产物,清洁尿道,肾脏,激活机体细胞。通过本发明诸药配伍,重在清热润肺化痰,补肺气,调和营卫,调补脾胃,清洁尿道,肾脏,排出代谢产物,以达到对气管炎治疗的目的。本发明所用药材,易于购买,且为常用之药,价钱也较为便宜,易于配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位计连,未经位计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94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