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场除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9273.9 | 申请日: | 200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4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伍劲刚;黄艳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伍劲刚;黄艳敏 |
主分类号: | B03C3/04 | 分类号: | B03C3/04;B03C3/66;B03C3/40;B03C3/8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彦孚 |
地址: | 519000广东省珠海市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火灾现场消除浓烟的火场除烟器。
背景技术
纵观历来的火灾所造成的人身伤亡现象,大部分人不是直接被火烧死烧伤的,而是因为火场大量的浓烟,使人看不清逃生的方向而不知所措,不是被烟熏晕,就是被浓烟呛死。因此本申请人认为,减少火场的人身伤亡,消除浓烟是关键。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能在火场使用的有效的消除浓烟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消除浓烟的火场除烟器,使用该火场除烟器能使人们看清逃生方向,从而快速逃离火灾现场。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由壳体围成的除烟腔室、设置于所述壳体下部的电气室和设置于所述壳体上部的光敏开关,所述腔室前壁设有进风口、侧壁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有吸入风扇,所述腔室内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设有相间隔的两道多层网,所述电气室内设有蓄电池组、直流电压表、逆变器、高压电直流包,所述蓄电池组的正负极与所述逆变器的直流正负极相对应并联,所述逆变器与所述高压电直流包的交流电极相并联,所述高压电直流包的直流正负极分别连接两道所述多层网,所述直流电压表并联于所述蓄电池组的两端,所述光敏开关串联于所述蓄电池组与所述逆变器之间。
所述多层网由耐高压的陶瓷板固定于用不锈钢制作的所述外壳内。
所述逆变器、所述高压电直流包外部由石棉隔热板包裹。
所述多层网的各层网的网孔相互错开。
所述逆变器两端还并联有蜂鸣报警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包括有除烟腔体、电气室和光敏开关,腔体的前壁设进风口、侧壁设有出风口,腔体内在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相间隔设置两道多层网,电气室中设置有蓄电池组、直流电压表、逆变器、高压电直流包,当光敏开关感应到烟雾(尘)时,即接通电源,蓄电池组中的直流电经逆变器后变为交流电,该交流电又经高压电直流包转换为高压直流电,分别与所述高压电直流包的正负极相连接的两道多层网即会分别带有高压的正电和负电,吸入风扇将烟雾(尘)从进风口吸入腔体内,烟雾(尘)中的微粒子经第一道多层网时便会带有正(或负)电荷,再经第二道多层网时,带正(或负)电荷的微粒子便会被吸附于带负(或正)电的多层网上,从而使从出风口排出的空气没有烟雾(尘),从面达到消除浓烟的目的,所以本发明能有效消除浓烟,使人们能看清逃生方向,从而快速逃离火灾现场;由于本发明的逆变器、高压电直流包外部由石板隔热板包裹,所以可防止电器元件过热而失效;由于本发明的多层网的各层网的网孔相互错开,所以能尽可能多的吸附烟雾(尘)中的微粒子,使除烟效果更好;由于本发明还设有蜂鸣报警器,所以能及时报警,能尽快召来消防人员灭火救灾,以最大程度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由壳体1围成的除烟腔室、设置于所述壳体1下部的电气室和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部的光敏开关11。
在所述腔室前壁设有进风口、侧壁设有出风口6,在进风口处设有吸入风扇2,所述腔室内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6之间,设有相间隔的两道多层网3、4,不锈钢多层网3、4由耐高压的陶瓷板固定于不锈钢制作的外壳1内,所述多层网3、4的各层网的网孔相互错开。
所述电气室内设有蓄电池组5、直流电压表7、逆变器9、高压电直流包10、蜂鸣报警器12,所述蓄电池组5的正负极与所述逆变器9的直流正负极相对应并联,所述逆变器9与所述高压电直流包10的交流电极相并联,所述高压电直流包10的直流的负极连接所述多层网3、正极连接所述多层网4,所述直流电压表7并联于所述蓄电池组5的两端,所述光敏开关11串联于所述蓄电池组5与所述逆变器9之间,蜂鸣报警器12并联于所述逆变器9两端。所述逆变器9、所述高压电直流包10外部由石棉隔热板包裹。所述蓄电池组5带有充电器8,充电器8上设有充电开关13。所述直流电压表7设置于电气室的面板上的显见位置,以便观察蓄电池组5的电压状况以便及时充满电,使蓄电池组5随时保持可使用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伍劲刚;黄艳敏,未经伍劲刚;黄艳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92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