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板菌落影印装置与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9133.1 | 申请日: | 200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6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徐民俊;周世宁;田小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00;C12Q1/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元林 |
地址: | 510275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 菌落 影印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涉及细菌的培养和筛选方法,尤其是涉及平板菌落影印的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在原位杂交,营养缺陷型和抗药性等细菌筛选过程中需要将一个平板上的菌落转移到另一个含相应抗生素或处理因子的平板,由此形成母板的复制板,即子板。根据菌株在子板的生长情况,寻找到符合要求的菌株,然后在母板上找到目的菌株。
影印平板法的产生及原理
1952年,J.Lederberg夫妇在论文《平板影印培养法和细菌突变株的间接选择》中首次提出了影印平板(Replica plating)方法,并通过该方法证明了细菌抗药性的产生确实是在菌落中早已产生了抗药性而非细菌适应新的环境造成的。
影印平板法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在完全培养基(例如琼脂平板)上制备密度适当的菌落。将灭菌丝绒绷在一个比培养皿稍小的圆柱体上,然后将平板倒扣于其上并轻轻使压,原平板的菌落就可以转移到丝绒上面。以此为蓝本,将含相应抗生素或处理因子的平板重复扣于绒布上同时轻轻使压,就可以将菌落转移至该平板,形成一系列子板。
传统的影印平板法特点
自平板影印方法产生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改进,现在已经成为微生物遗传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技术,可以很方便的进行目的菌的筛选。
传统的影印方法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为:
1)影印要求较高质量的丝绒,该材料不仅价格较贵,而且在影印过程中容易掉毛,如图1(图中标号10和13的箭头所指之处)和图2中所示的落毛处2(图中标号15的箭头所指之处)。
2)在平板影印过程中,为了保证母板菌落转移至丝绒上,需要轻轻使压,菌落(尤其边缘部分)会被压平,造成面积扩大,如图1所示(图中标号11的箭头所指之处为边缘被压平的菌落,标号12的箭头所指之处为正常菌落),从而在子板上形成接近扁平的菌苔样菌落,如图2所示(图中标号14的箭头所指之处)。如果细菌密度稍微高一些,就容易造成菌落间污染。
3)由于边缘部分比中央部分容易受力,所以边缘部分比中央部分易于影印;基于同样的原因,为了照顾平板中间菌落的影印效果,往往造成边缘菌落受压过大,而变成了扁平的菌苔。这种情况在影印第二版时尤为显著,如图3所示(图中标号16的箭头所指之处,菌落变为菌苔)。
4)对于生长较快、体积较大的菌落和生长较慢、体积较小的菌落影印效果不同。如果在影印时照顾后者,将使前者受压过大,变成扁平的菌苔。
5)每次都需要将绒布或其他影印介质取出并固定于圆柱面上,既增加了操作步骤又增加了菌种污染的可能性。
前人的改进措施
由于传统的影印方法存在的这些缺陷,前人对影印平板法也不断尝试做了一些改进。在影印方法方面,基本上还是通过将不同介质如影印用胶布,棉布或薄纸等绷在某个圆柱面上进行影印。除此之外的其他措施,比如霉菌培育中,曾经采用薄纸点种,将孢子点种在薄纸上,铺在琼脂平板表面。待菌丝生长穿过薄纸后,再将该纸铺在另一个培养皿中。这些措施对操作要求较高,不仅操作过于麻烦而且对材料要求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板菌落影印装置,该装置的制作材料要求不高,制作工艺非常简单,无需任何中介材料,使用方法比现有的影印工具更为简便,而且影印的效果比现有技术更为清晰,几乎达到与母板相同的生长状况。
本发明所述的平板菌落影印装置,包括多个棒状物,该棒状物的至少一端为尖端;以及至少一条用于捆扎多个棒状物的带状物;所述带状物将多个棒状物捆扎为圆柱形的装置,各棒状物的尖端都朝向同一个方向,形成尖端密集的顶部;所述圆柱形装置的直径比培养皿的底盖直径略小。
所述棒状物的数量、粗细程度以及各棒状物的尖端之间的距离是根据所要影印的平板上菌落的密度、直径或者间距而确定的。例如,对于大肠杆菌,菌落直径通常在小于2mm范围,可将本装置的各棒状物的尖端之间的距离调整为1.5-2.0mm之间。对于培养超过2天的菌落(如酵母菌),其菌落直径会大于2mm,这时可相应调整各棒状物的尖端之间的距离。
所述的带状物可以为具有弹性的带状物,例如橡皮筋或者弹簧丝。
所述的带状物也可以为细绳或者丝线。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平板菌落影印装置还包括支撑体;所述装置中,与尖端密集的顶部相对的另一端即底部固定在该支撑体上。因此,该装置可以更便于平放和使用,也便于手持支撑体来清洁尖端。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平板菌落影印装置还包括可分离的顶盖或者套筒,用于罩住所述装置中的尖端密集的顶部。因此,可避免尖端污染,而且便于该装置的灭菌消毒,重复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91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谱线增强式脉冲多卜勒雷达回波信号预处理器
- 下一篇:油脂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