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补磁永磁开关接地故障断路温控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9132.7 | 申请日: | 200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5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钟汝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汝祥 |
主分类号: | H01H71/74 | 分类号: | H01H71/74;H01H83/02;H02H3/16;H01F13/00;G05D23/19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雅平 |
地址: | 510515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开关 接地 故障 断路 温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接地故障断路保护功能的、采用自补磁永磁继电器的电热温度控制器。
背景技术
现有带漏电保护功能的温控器都是利用电磁式继电器的通断作为调控温度及接地故障断路的。电磁式继电器在维持触头吸合时其电磁线圈必需通电的,这不但耗费电能,而且更会导致电磁线圈发热;特别是哪些体积小、电磁线圈工作电压高的中小型电磁式继电器就常会发生电磁线圈超温烧毁、甚至造成火灾的事故。
采用现有的永磁继电器作温度控制器,这虽然不存在电磁线圈发热的问题;但是,现有永磁继电器在通断(吸斥)频繁动作时存在容易造成永磁退磁、失效的现象,这也是一大技术缺陷。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现有的技术缺陷而发明创新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永磁开关在维持吸合动作时不需耗费电能的、吸斥线圈在稳态工作时也不需耗电的、不会造成发热的并可自动补充磁的自补磁永磁开关接地故障断路温控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突破现有电磁式继电器温控器在维持触头吸合时需耗电能而导致电磁线圈发热的技术缺陷。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突破现有永磁继电器温控器在通断动作频繁会造成永磁体退磁、失效的技术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组成的方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现以图2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启用时,按下微电源开关S1时,电容C10会自动为MCU复位;并且,此时MCU输出端P2发出瞬间正同步脉冲,触发SCR1导通使永磁继电器M触头分断。这样,MCU就进入待机状态。在此状态中若传感器CR温度低于MCU设定温度的,MCU的输出端P2就发出正脉冲信号触发SCR2导通使永磁继电器M触头即从分断状态转为吸合状态控制外接电热器RL发热。在P2输出正脉冲的同时,MCU的输出端P3也同步输出一高电平触发SCR3稳定导通使永磁继电器M自动通电补充磁。当外接电热器RL使传感器CR达到设定温度时,MCU输出端P1就发出正脉冲触发SCR1导通使永磁继电器M触头分断。在P1输出正脉冲的同时P3也同步输出低电平触发SCR3稳定关闭停止自动通电补充磁,当传感器CR温度低于MCU设定温度时又开始重复上述程序周期。
温度及自动补磁微控制器装置的单片机MCU是由用户根据应用需要自行设定数据、程序的。温度传感器CR将受控体的实时温度不断传给MCU,MCU将根据设定的温度作调控,使受控体的温度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
接地故障断路保护电路中的CT1是剩余电流故障检测互感器,CT1将剩余电流参数输入IC4141A,若出现剩余电流超过额定值或出现中性接地故障时IC4141A瞬即输出一路宽脉冲触发SCR1导通使永磁继电器触头分断、切断电源。在此同时IC4141A另输出一路同步宽脉冲触发MCU关闭SCR3、中断自动补充磁电路。
自动安全关机电路D,将微开关S1从端2拨往端3时是关机。这样,就产生一脉冲信号通过D8、C11、R11进入脉冲变压器H2初级导致其次级触发可控硅SCR4导通,将C12的储电能向永磁继电器M反向释放使永磁继电器M触头分断,以达到自动安全关机的目的。
低压电源变压器H1主要作用是为全电路提供电源,R10、LED组成工作指示灯;S2、R9组成试漏电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自补磁永磁开关接地故障断路温控器,组成包括:
1,自补磁永磁开关电路A;
2,温度及自动补磁微控制器装置B;
3,接地故障保护电路C;
4,自动安全关机电路D;
5,低压电源电路E;
1-1,自补磁永磁开关电路A,由永磁开关M、整流二极管D1、整流二极管D2、电阻R3、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及可控硅SCR1、SCR2、SCR3组成。
其中,D1正极连接H1次级P2端1,D1负极与SCR2阳极、R3一端、C4正极及+V共并连接;SCR2阴极与M的端2、SCR1阳极、SCR3阴极、C3一端、C2一端共并连接;R3另一端与SCR3阳极连接;SCR2控制极与C2另一端连接;SCR3控制极与C3另一端连接;M端1连接H1次级中点端2;D2负极与H1次级P3端3连接,D2正极与C1一端、SCR1阴极、C4负极、-V共并连接;SCR1控制极与C1另一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汝祥,未经钟汝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91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晶圆表面氧化膜去除工艺和装置
- 下一篇:治疗软组织肿胀中药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