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宝石鲈规模化育苗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9128.0 | 申请日: | 200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1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昆慈;潘德博;朱新平;李凯彬;郑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23K1/18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宣国华 |
地址: | 51038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宝石 规模化 育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类的育苗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宝石鲈(Scortum bacoo)规模化育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宝石鲈(Scortum Barcoo),英文名Jade Perch,分类上属鲈形目,鯻科,革鯻属,原产于澳大利亚,是澳大利亚的经济淡水鱼类,该鱼肉味鲜美,无肌间刺,含肉率高,且营养丰富。2000年10月珠江水产研究所通过澳大利亚水产养殖公司(AustralianAquaculture Products)将宝石鲈引入我国进行养殖试验获得成功。2001年5~6月,山东省也从澳大利亚引进宝石鲈苗种进行养殖。我国的宝石鲈苗种人工繁殖始于2004年,虽然国内先后有多个单位进行宝石鲈的人工繁殖,但由于1、未注重亲鱼的产前强化培育,较难获得量大质优的受精卵;2、未能提供最优化的受精卵孵化和鱼苗培育的水体环境因子;3、鱼苗培育阶段未能提供营养合适的开口培育饵料,仔鱼开口摄食率及培苗成活率不高;4、鱼苗性情较凶猛,育苗期间饵料的丰度不够易引起自相残食致使成活率下降;以上原因导致宝石鲈苗种的培育成活率在整体上低于10%,种苗生产难以达到批量化的规模,造成宝石鲈的苗种供不应求,限制了宝石鲈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宝石鲈现有育苗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操作简便、培苗成活率高的宝石鲈规模化育苗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宝石鲈规模化育苗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亲鱼强化培育:亲鱼平时按200~250公斤/亩饲养在鱼塘中,在产卵前1~3个月开始进行强化培育,定时流水刺激。
(2)产卵孵化:将强化培育后的亲鱼于催产前1天按雌∶雄=1~1.5∶1放进产卵池中,保持流水刺激,注射催情药物使亲鱼自然产卵,收集受精卵放入水泥池中进行微流水、充气孵化,保持水体盐度,控制水温。
(3)鱼苗培育:鱼苗培育在孵化池中进行,控制放养密度;待鱼苗出膜后采用卤虫五节幼体喂养宝石鲈仔鱼;在鱼苗培育过程中保持微流水、充气培育保持水体盐度,控制水温。宝石鲈鱼苗经过20~25天时间的培育,体长可达到2.8~3.2厘米的商品鱼苗规格。
步骤(1)中所述的强化培育是指在给亲鱼投喂添加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的鱼饲料;其中维生素E占0.5~1%,不饱和脂肪酸占0.5~1.5%。
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的流水刺激是指每隔3天冲水一次,冲水量为池塘水体积的4~6%。
步骤(2)中所述的给亲鱼注射催情药物的具体方式是:按HCG 800IU+DOM5mg+LHRH-A210ug/Kg的剂量分两次注射,间隔8小时,第一次注射量为总量的1/3,第二次注射量为总量的2/3。
步骤(2)中所述的进行微流水、充气孵化的具体措施是:在鱼池中按2~4万粒受精卵/m3的水体密度进行微水流,充水量调控为80~100L/h范围之间;充气时,气石按1~2枚/m3均匀分布,溶氧量保持在5mg/L以上。孵化过程中水温控制在26~28℃之间。
步骤(3)的具体步骤为:在宝石鲈仔鱼出膜后第3天,直接以卤虫(Artemia salina)无节幼体作为宝石鲈仔鱼的开口培育饵料,每隔3小时投喂一次;在孵化后3~5天时,卤虫无节幼体投喂密度为1~2个/ml;在孵化后6~9天时,卤虫无节幼体投喂密度为3~5个/ml;在孵化后10~14天时,卤虫无节幼体投喂密度为8~10个/ml;在孵化后15天时,卤虫无节幼体投喂密度根据鱼苗的饱食程度灵活调节。
步骤(3)中放养密度控制在1~3万尾/m3水体;鱼苗培育过程中的微水流的充水量调控为200~250L/h;充气时的条件与孵化时的条件相同;培育过程中水温控制在26~30℃之间。
步骤(2)和步骤(3)中所述的水体盐度均为4~6‰。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在产前强化培育宝石鲈亲鱼,可获得大量优质受精卵,为培育出优质健康的宝石鲈鱼苗作了保证;(2)保持孵化及培苗水体一定的盐度,优化了鱼苗培育的水体环境因子;(3)以卤虫(Artemia salina)无节幼体作为宝石鲈仔鱼的开口饵料,解决了宝石鲈鱼苗培育的开口饵料难关,使宝石鲈仔鱼的开口摄食率达到96~98%;(4)每隔3小时按相应的密度投喂一次,保证了饵料的丰度,避免了鱼苗的自相残食;(5)宝石鲈仔鱼经过20~25天时间的培育,体长可达到2.8~3.2厘米,培苗成活率达到78~85%,大大提高了宝石鲈的培苗成活率,保障了宝石鲈种苗的批量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91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