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含乙二醇的长效冷却液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8452.0 | 申请日: | 200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9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永红 |
主分类号: | C09K5/20 | 分类号: | C09K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二醇 长效 冷却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液,尤其涉及一种不含乙二醇的长效冷却液。
背景技术
冷却液作为冷却剂,不仅作为汽车、火车、飞机、船舶、发电机组等发动机的冷却剂,还可以用作电力或电子组件等的冷却剂。
现有的发动机冷却液普遍采用水作为主要的除热流体,并在水中添加占冷冻液体积30%-70%的乙二醇。由于这种醇水混合物在使用中易生成酸性物质,会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金属零部件产生腐蚀,因此必须添加金属腐蚀抑制剂,使用较多的腐蚀抑制剂是亚硝酸盐、磷酸盐等。在现有的冷却液配方中的添加剂还包括消泡剂、染料、水垢抑制剂、表面活性剂及鳌合剂等,通常由5-15种不同化学物质组成。使用乙二醇的主要缺点是其对人和其它哺乳动物具有较大毒性,其毒性通常按照称为LD50评价系统进行评价,当以大鼠进行实验时,LD50值为引起50%实验大鼠死亡的以mg/Kg体重表达的数量,LD50值越低,说明毒性越强。而且冷却液中的某些添加剂也有毒,如亚硝酸盐、磷酸盐等。冷却液中的水分也是一个难题,一个难题是重金属(如溶解在水中的铅和铜杂质等)沉淀的出现,第二个难题是对冷却系统的腐蚀,第三个难题是冷却液中的水溶性添加剂需加热、激烈搅拌才能溶解于水中。
为了解决乙二醇的毒性问题,美国埃文斯冷却系统公司于2001年6月8日申请的公开号为第1444636号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非毒性乙二醇基防冻/传热流体浓缩物和防冻/传热流体,其防冻/传热流体组合物包括:(a)乙二醇;(b)乙二醇中毒用解毒剂,在大气压力下高于约150℃;(c)水。美国埃文斯冷却系统公司于2001年8月23日申请的公开号为第1507485号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毒性减小的乙二醇基防冻防冻/传热流体浓缩物和防冻/传热流体,其防冻/传热流体组合物包括:(a)乙二醇;(b)沸点高于150℃左右,其作用是作为醇脱氢酶酶抑制剂;(c)水。
为了解决乙二醇的毒性问题及冷却液中的水分的难题,美国伊万斯冷却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于1994年9月8日申请的公告号为第1130916号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非水系热传导流体,所述组合物具有包含丙二醇的非水基质流体和可溶于丙二醇的第一添加剂。美国埃文斯冷却系统公司于2001年7月19日申请的公开号为第1511187号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非水传热传流体及其应用,所述的传热流体包括(a)由乙二醇组成的第1二醇;(b)至少一种第2二醇,其中所述的第2二醇在与乙二醇混合时用作乙二醇毒害的解毒剂,且沸点高于约150℃;(c)至少一种防腐蚀添加剂,其可以溶于第1和第2二醇。
但以上冷却液的缺点是热传导性能较差,使冷却系统体积较大,影响配备冷却系统的设备的外观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含乙二醇的长效冷却液,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不含乙二醇的长效冷却液能降低毒性水平和由水系冷却剂显示的腐蚀性,热传导性能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提供了一种不含乙二醇的长效冷却液,其包括以下组分:多元醇、粘度比热调节剂和能溶于多元醇的防腐蚀添加剂。
所述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粘度比热调节剂5%~40%,优选10%-30%;防腐蚀添加剂为0.3%~15.0%;多元醇为45%~94.7%。
所述的多元醇选自丙二醇、甘油或二者的混合物,多元醇的沸点高于150℃。
所述的丙二醇为1,2丙二醇。
所述的粘度比热调节剂选自乙基卡必醇。
所述的防腐蚀添加剂选自苯并三氮唑、苯甲酸盐和钼酸盐。
所述防腐蚀添加剂中苯并三氮唑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1%~20.0%。
所述防腐蚀添加剂中苯甲酸盐为苯甲酸钠,其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1%~10.0%。
所述防腐蚀添加剂中钼酸盐为钼酸钠,其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1%~5.0%。
本发明所述不含乙二醇的长效冷却液的毒性水平低,耐腐蚀性好,热传导性能好。可以用作各种汽车、火车、飞机、船舶、发电机组的内燃机冷却剂,电力或电子组件的冷却剂,太阳能加热系统的传热流体及工业加工中用于保持温度的传热流体和各种使用水冷却的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的效果,实施例性能如表1所示。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永红,未经黄永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84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管式太阳能高温接收器
- 下一篇:自助灌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