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型散热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8212.0 | 申请日: | 200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2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坤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G12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8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指一种与电子元件组合使用的薄型散热模块。
背景技术
参阅图1及图2,一般薄型散热模块1与电子元件组合使用,包含一基座11、一散热风扇12、一用以罩设于该散热风扇12上的风扇盖13、一热导管(Heat-Pipe)14、一散热鳍片15,及一导热块16。
该基座11包括一具有内、外端的板状本体111、一位于本体111近内端且用以供导热块16固设于底面的热源设置部112、一贯穿地设于该本体111近外端处的穿孔113,及一概呈U型的围绕壁114。围绕壁114间隔地围绕于该穿孔113缘,且U型开口对应该本体111外端。该围绕壁114与本体111、风扇盖13共同界定出一下方及朝外方向开放且供散热风扇12容设其中的风扇设置空间115,而围绕壁114之U型开口端与该本体111近外端处则界定出一与风扇设置空间115相连且上方及外侧开放的鳍片设置空间116,用以设置散热鳍片15。热源设置部112并设有一供该热导管14由上而下容置定位的穿槽117,而热导管14透过该穿槽117与该导热块16热连接。
该风扇盖13呈一镂空之结构,由基座11之顶面屏蔽该容置于风扇设置空间115内之散热风扇12并螺锁于该基座11上,而该散热鳍片15则紧邻着该散热风扇12地设置于该鳍片设置空间116内。当散热风扇12运转,空气同时自穿孔113及风扇盖13之镂空结构吸入,并受该围绕壁114引导而直接朝散热鳍片15流出。上述热导管14之一端部与该导热块16热连接,而另一端部则绕过该散热风扇12往该散热鳍片15延伸,并与该散热鳍片15热连接。
薄型散热模块1之导热块16与电子元件之热源(如:中央处理器,图未示)热连接,其吸收热源所产生的热并通过热导管14优异的热传能力将热量传导至该散热鳍片15,接着由散热风扇12之运作将热量持续由该散热鳍片15散逸至外界环境中。
参阅图3,常规热导管14之一端部以焊接(锡焊)的方式与散热鳍片15热连接,制程上为确保热导管14与该散热鳍片15在热焊时能保持定位且紧密接触,一般都于该热导管14与该散热鳍片15之间上焊料后利用一可重复使用的夹具10将它们同时挟持固定住,而后再一并送往锡炉进行热焊,但如此也衍伸出以下问题:
1.使用夹具10挟持的方式为人为操作,因此易产生人为误差或疏失,或多或少使得挟持时热导管14相对该散热鳍片15滑移而导致焊接良率不一。
2.夹具10会随着使用的时日而逐渐老旧并丧失原有的挟持力道,使得热导管14与散热鳍片15间的接触不紧密而提高不良率。
3.承上,夹具10需定期的汰换,而汰换后之新旧夹具10混杂难辨而且挟持力道亦不一,造成焊接效果各异、质量不稳定之困扰。
4.热导管14易因夹具10之挟持而产生凹陷或刮伤等损害。
5.焊接后夹具10易残留锡膏助焊剂,因此夹具10于下次使用前必须先经过清洗而造成人工成本之增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改变原本仅有屏蔽功能的风扇盖结构,而取代该夹具并可将热导管直接挟持定位于散热鳍片上的薄型散热模块。
于是,本发明薄型散热模块与一电子设备之热源热连接,包含一基座、一设置于基座上的散热风扇、一设置于基座上的散热鳍片、一热导管,以及一风扇盖。
该基座包括一板状本体、一设于该本体且用以供该热源设置之热源设置部、一直立固设于该板状本体表面的弧形围绕壁,及一贯穿地设于该板状本体上且位于该围绕壁围绕区域内的穿孔;该围绕壁与该板状本体共同界定出与该热源设置部区隔之一对应该穿孔且供该散热风扇容设之第一设置空间,以及一对应位于该围绕壁弧形开口处并与该第一设置空间连通而供该散热鳍片设置的第二设置空间。
该热导管具有一于该热源设置部上与热源热连接的第一端部,以及一延伸至该散热鳍片热连接的第二端部。该风扇盖机固定于该基座上并同时屏蔽该第一、第二设置空间,具有一配合该热导管之外型而用以将其挟持定位的固定部;当该风扇盖固定于该基座上时,该热导管则同时受该固定部束缚而定位。其中,风扇盖包括一盖本体,而该固定部由该盖本体配合该热导管的第二端部之位置及型体而朝远离该基板之方向隆起所形成之长槽;该热导管的第二端部以热焊的方式与散热鳍片热连接,而该风扇盖之固定部提供二者于热焊过程的定位机制。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一般薄型散热模块;
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该薄型散热模块之风扇盖由基座之顶面屏蔽容置于风扇设置空间内之散热风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82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