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直缝焊接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8098.1 | 申请日: | 200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8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卓明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江门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聘玉 |
地址: | 529700广东省鹤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焊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拼板装置,特别是一种对金属板材进行焊接的新型直缝焊接机。
背景技术
目前,有一种对金属板材进行焊接加工的直缝焊接机,包括设置在机体上的左、右夹床,左右夹床位置相对固定不动,操作者通过将待焊接的两块金属板放置在左、右夹床内,再通过夹床将两块金属板夹紧后在进行焊接加工,为了准确地将两块金属板对缝焊接在一起,操作者在放置金属板材时需要靠肉眼观察而将两块板材的焊接边对齐;在金属板材较厚、较短的情况下操作者是可以容易地做到这一点的,但当需要焊接的金属板材较薄,而长度又较长,大大超出夹床夹合台面的承托面积时,由于板材在放置过程中的变形,操作者就很难通过肉眼观察来将两块金属板材对齐了,往往会出现板材的上下搭接或者缝合边之间距离不均匀的情况,这样就使得焊接出来的金属板材不符合要求,一方面浪费了材料,另一方面加工效率低,达不到现代加工水平的要求,有必要改进。
通常,为了使夹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保证夹具在使用过程中不变形,通常是将多个夹具平行地安装在夹床上的连接板中并列连接成夹具组,每个夹具都通过各自独立的竖向及横向调节机构与连接板活动连接,由于需要焊接的金属板材厚度不同,这样每次都要分别调节各个夹具位置以更好地夹紧工件,而当夹床的长度达到2-3m甚至更长时,其上的夹具差不多有近百个,这样如要调节每个夹具到合适位置,调节起来工作量就非常大,不便于操作者使用,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够轻易将两块金属板材对齐将其缝合且工作效率高的新型直缝焊接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直缝焊接机,包括机体,该机体上设有左、右夹床,所述左、右夹床的夹合台面水平方向对齐,所述右夹床底部设有滑轨,有驱动装置一驱动右夹床沿滑轨在机体的左右方向平移,所述机体上设有限位板,该限位板与驱动装置二相连,通过驱动装置二带动限位板伸缩于左、右夹床之间;所述左、右夹床均包括与机体相连的连接板和设置在连接板上的架体,所述架体的顶板和背板分别通过竖向调节杆及横向调节杆与连接板活动连接,在架体上架设有夹具组,所述夹具组由多个压板I及压板II并列排放组成,压板I的端部延伸出两条连接筋,在连接筋的侧面开有通孔I,压板II的侧面开有通孔II,所述架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嵌入两条连接筋之间的卡块,该卡块上设有通孔III,有连接杆穿过通孔I、II、III将压板I、II与架体顶板活动连接;压板I、II的前端通过复位弹簧弹性连接在架体顶板上,压板I、II与架体之间的空间内设有气囊。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驱动装置一与驱动装置二为驱动气缸或液压缸。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具组由多个夹具单元循环并列排放组成,每个夹具单元包括一个压板I和四个压板II并列排放。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板I和压板II的宽度为35-4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限位板在驱动装置二的带动下可伸缩于左、右夹床之间,而右夹床在驱动装置一的驱动下可沿滑轨在夹床上左右平移,当进行焊接缝合加工时,限位板升出置于左、右夹床之间,这样可以使放置在左、右夹床的夹合台面上的金属板材的缝合边顶住限位板而对齐,对齐后的金属板材再被夹床夹紧,限位板缩回至夹床下方后右夹床向左夹床平移靠近至接缝对齐,这样就避免了操作者的肉眼观察所带来的不准确及效率低的问题,同时也克服了大而薄的板材不易对齐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加工效率,对齐后的板材在焊接后符合加工标准,减少了加工过程中由于板材未对齐而造成的浪费。
此外,夹具组通过卡块、连接杆与架体的顶板活动连接,而架体的顶板和背板又分别通过竖向调节杆及横向调节杆与夹床连接板活动连接,这样在调节夹具组的位置相对于工件的位置时,只需要调节竖向调节杆及横向调节杆来调节架体相对连接板上下左右方向的位置便可以实现对所有夹具的统一调整,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夹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夹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夹具组与架体顶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压板I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压板II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卓明,未经黄卓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80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绕制线圈的方法、绕组框架、和线圈
- 下一篇:扁形软电缆用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