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材覆膜生产工艺方法及覆膜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7233.0 | 申请日: | 200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8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佘学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佘学彬 |
主分类号: | B32B37/02 | 分类号: | B32B37/02;B32B38/00;B32B41/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子荣 |
地址: | 中国澳门殷皇子*** | 国省代码: | 中国澳门;8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材 生产工艺 方法 覆膜机 | ||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覆膜生产工艺方法及覆膜机,特别是一种地板覆膜生产工艺方法及覆膜装置。
2、背景技术:
目前,在塑料板、木地板等板材的生产线上及其贴保护膜生产线上大多数采用手工覆膜和切膜,也有一些生产线采用简单的辊式布膜,但地板的定位仍靠人工调节,切膜也靠手工进行,这种生产模式效率低,覆膜和切膜的质量不高,而且会造成膜料的浪费。
3、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设计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可自动进行覆膜和切膜的板材覆膜生产工艺方法。
实现本发明板材覆膜生产工艺方法的技术方案是:它由如下步骤组成:
步骤A:板材在输送辊道上滑行前进,当板材的前端到达第一检测位置时,送板驱动装置加速驱动,带动板材加速前进,覆膜装置带动板材膜与板材同步前进,直接覆膜在板材上;
步骤C:第一检测位置位于第二检测位置后一段距离,当板材的尾端到达第一检测位置时,送板驱动装置停止并制动刹车,使板材定位;
步骤E:切膜装置完成切膜动作,输送辊道将完成覆膜切膜的板材送出去,此时下一块板材又被送至第一检测开关。
上述所述的在步骤C之前增加步骤B,步骤B:当板材的尾端到达第二检测位置时,第一检测位置位于第二检测位置后一段距离,送板驱动装置开始减速,使板材前行速度逐渐降低。
上述所述的在步骤E之前增加步骤D,步骤D如下:利用分离装置将覆膜后相邻的两块板材的距离拉开便于切膜。
本发明板材覆膜生产工艺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实现覆膜和切膜的一体化和自动化,同时可以准确定位以高质量完成切膜动作;由于可以准确定位,即使相邻两块板材之间的间隔较小时,仍能在相邻两块板材的间隔之间实现切膜动作,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并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设计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可自动进行覆膜和切膜的覆膜机。
实现本发明覆膜机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一个板材的输送辊道,在输送辊道上设有送板驱动装置和覆膜装置,输送辊道在入口端处设有第一检测开关,在覆膜装置的后方设有切膜装置,第一检测开关发出的信号指令送板驱动装置和切膜装置动作。本发明的工作是:送板至第一检测开关,第一检测开关闭合,第一检测开关发出的信号指令送板驱动装置快速驱动、加速,带动板材加速前进,覆膜装置带动板材膜与板材同步前进,直接覆膜在板材上;当板材尾部过第一检测开关时,送板驱动装置停止并制动刹车,切膜装置完成切膜动作,此时下一块板材又被送至第一检测开关。
本发明的覆膜机优点在于实现覆膜和切膜的一体化和自动化,同时可以准确定位以高质量完成切膜动作;由于可以准确定位,即使相邻两块板材之间的间隔较小时,仍能在相邻两块板材的间隔之间实现切膜动作,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并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
但上述的覆膜机,当板材尾部过第一检测开关时,高速运转的送板驱动装置停止并制动刹车,有时会难于实现准确定位,难于保证切膜装置高质量完成切膜动作,因此,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检测开关前增设第二检测开关,第二检测开关发出的信号指令送板驱动装置动作。当板材尾部过第二检测开关时,驱动装置根据第二检测开关的信号减速至预定的速度。
上述所述的第一检测开关和第二检测开关为接近开关或光电开关。
上述所述的切膜装置主要包括驱动气缸、切膜电热丝,第一检测开关发出的信号来驱动气缸带动切膜电热丝上下移动来实现切膜动作。
上述所述的在板材输送辊道上、切膜装置之后设有一分离装置,第一检测开关发出的信号指令到分离装置动作。
上述所述的分离装置是在输送辊道上的寸动辊上安装有一个由气缸驱动的超越离合器,超越离合器与一复位元件连接。
上述所述的分离装置主要包括寸动辊、超越离合器、复位元件、气缸和机架,所述复位元件是弹簧,寸动辊位于输送辊道上,寸动辊尾部的轴杆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在寸动辊的尾部套装有超越离合器,超越离合器沿径向延伸出一臂部,该臂部下面压在复位弹簧上,超越离合器的臂部上方安装有气缸。第一检测开关发出的信号指令气缸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佘学彬,未经佘学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72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活塞泵
- 下一篇:聚合组合物及其用途和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