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酯制造用催化剂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23860.7 | 申请日: | 2007-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8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 发明(设计)人: | 邹美华;祈华;本田圭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63/85 | 分类号: | C08G63/85;C08G63/87 |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葛雷 |
| 地址: | 226009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酯 制造 催化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聚酯制造用催化剂。
发明背景
聚酯,特别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和聚对 苯二甲酸丁二酯,由于其机械、物理、化学性能优异,如机械强度好、 耐热、耐化学试剂、透明性好等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多个方面,如 纺制短纤、长丝、用作包装材料、电绝缘材料、薄面和其他模塑产品 等。但随着其用途和需求的扩大,在各领域对聚酯的特性要求和提高 生产率的要求越发严格。聚酯薄膜涉及工业用、磁性材料用等多个方 面而进行生产,但要解决的课题还很多。
目前聚酯被广泛地用于包装、工程塑料、织物以及工业丝等的领 域。目前工业生产应用和研究较多催化剂主要是Sb、Ge、Ti三个系 列的化合物。而前锑催化剂用量约占90%。虽然锑系催化剂的催化效 果很好,但是在催化合成PET聚酯过程中,锑系催化剂会造成环境污 染,而锗系催化剂虽然有良好的性能,所得PET的色调也较好,但由 于价格太高,无法实现生产化。而钛化合物催化剂虽然有良好的活性, 但是所得聚酯自身色调变黄并具有较差的热熔稳定性。
为了改善色调和耐热稳定性,改善反应的时间,一般都会加入钛 化合物、磷化合物、镁化合物的催化体系。用脂肪二元醇作为溶剂, 虽然亚磷酸酯类催化剂的稳定性很好,但是有些亚磷酸酯类化合物的 脂肪二元醇溶液不是均相的溶液,非均相的催化剂使的催化剂表面传 质过程复杂,导致色相变差。而和镁化合物溶液混合能改变它的非均 相体系,使得溶液均一。因此混合时间及搅拌速度等影响溶液均一程 度的因素都会影响色调。但是时间太长、搅拌速度太快和搅拌时的温 度太高也会使色调变差,这是因为亚磷酸酯类化合物发生分解形成沉 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溶液为均相体系,生产的聚酯色调好、 耐热性好的聚酯聚合用催化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聚酯制造用催化剂,所用的催化剂包括钛化合物、镁化 合物、磷化合物,其特征是:其中镁化合物、磷化合物是镁化合 物与磷化合物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形式。
所述混合前的磷化合物是以下通式的亚磷酸酯类:
其中R1、R2、R3、R4是碳为4~25的烷基、环烷基、芳基烷基或 烷基芳基。例R1、R2、R3、R4可为3-甲基-5-乙基辛烷、2,5-二甲基 -3,4-二乙基己烷、月桂基、硬酯基、2,3,7-三甲基-5-乙基辛烷、 2,4-二丁基苯基、辛基苯基、苯基壬基、苯基双酚A、苯基异癸基等。
所述镁化合物与磷化合物混合后混合液中含磷化合物的通式是:
其中OR5~OR8至少一个为-OH基团。例OR5、OR6、OR7、OR8中一 个为-OH或两个为-OH或三个为-OH或四个均为-OH。
所述镁化合物是有机酸镁或无机酸镁,有机酸镁是草酸镁、丙酸 镁、丙烯酸镁、醋酸镁或硬脂酸镁;无机酸镁是氢氧化镁、硫酸镁或 氯化镁;所述钛化合物是一种金属化合物,钛与配体形成螯合型结构, 其配体为1~30的酮基、醛基、羧基或酯基,例配体可为丁二酸、己 二酸、邻苯二羧酸、对苯二甲酸、乙酸乙烯酯、甲酸甲酯、丙二酸二 甲酯、乙酸戊酯、苯乙酮、2-苯基丙醛、邻羟基苯甲醛、2-丁烯醛、 3-苯基丙烯醛等。
催化剂中镁和磷的摩尔比为0.1<Mg/P<17,相对于聚酯重量的钛 元素添加量为3ppm<Ti<8ppm,钛、镁之和与磷的摩尔比为 0.3<(Ti+Mg)/P<18。
含磷化合物与镁化合物混合液混合时经搅拌操作,搅拌混合时间 为0<t<10h,优选0.5~5h,溶液的搅拌速度0<v<1200rpm,优选300~ 800rpm,搅拌时的温度为0<T<150℃,优选10~100℃。
上述磷化合物和镁化合物混合后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含磷化合物 具有亚磷酸酯类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38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高温金属材料焊后双重电子束局部热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保健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