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液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3841.4 | 申请日: | 200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4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赵龙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龙山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2 | 分类号: | A61K36/9062;A61P1/0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其霞 |
地址: | 235146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胃病 药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消化道疾病的中药,确切地说是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液。
背景技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伴随着快节奏的生活步伐,紧迫的时间造成人们不能按时按量饮食,胃部受凉,情志刺激,脾胃虚弱等情况,引起胃痛、胃部不舒服。目前常见的有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现代西医多采用一些消炎、止痛、健胃、养胃等方面的药,但这些药长期服用会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这些慢性疾病虽然用药可缓解病情,但是还是会反复发作,在短期内不能根治,费用还比较高且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人们提供一种成本低,疗效明显,疗程短、使用安全简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胃病的外用中药液。
本发明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中药是由下列组份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
小茴香45~55 乌药45~55 隔山香根25~35
牡荆根25~35 山胡椒根25~35 苦参25~35
阴行草25~35 车前草25~35 穿心莲25~35
滴水珠根25~35 半夏45~55 香附子45~55
山姜25~35 面风根25~35 水 适量。
将上述各组份制成本发明中药的制备法方为:
(1)将上述中药分别经筛选除去杂质后洗净、切碎;
(2)将上述洗净、切碎后的中药按所述比例放在一起加适量水浸泡24~30小时,再将其煮沸至100℃后继续煎煮20~30分钟,滤出药液即得本药液。
用本药液时,在疼痛部位一天擦抹一次,七天为一个疗程,用药视病情轻重而定,轻者一般三天可治愈,重者两个疗程或两个疗程以上可治愈。
本发明原料药物中的小茴香理气止痛,调中和胃;乌药祛风散寒,理气止痛;隔山香根清热解毒;牡荆根祛风、行气止痛;山胡椒根祛风活络,消肿止血;苦参清热解毒,祛风杀虫;阴行草清热利湿,消积利尿;车前草清热祛湿,利水通淋;穿心莲清热凉血,消肿止痛;滴水珠根消肿解毒,散瘀止痛;半夏化痰止呕,行瘀解毒;香附子、山姜理气开郁、止痛;白面风根祛风化痰、行血止痛。本发明的效果
1、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中草药,因此治疗胃病疗效明显,疗程短、减轻了减人的痛苦且不易复发。
2、本发明是外用药且药性温和无毒副作用,对肝脏、肾脏不会造成损害。
3、本发明药源丰富、制作方法简便易行,使用安全,成本低廉。
本发明经过自1978年至今6300例患者临床治疗,给予了充分的证实。
胃炎患者:1400例,其中男性820例,女性580例,年龄在28~67岁,病程为20天~8年,用本药液之后,其中1260例患者痊愈,未见复发。140例显著疗效。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100例,其中男性710例,女性400例,年龄在34~60岁,病程为1个月~5年,用本药后其中935人痊愈至今未见复发,165人有显著疗效。
胃痉挛患者2100例,其中男性1200例,女性900例,年龄在5岁~60岁,用本药液后2058例痊愈至今未见复发,42例有显著疗效。
胃神经官能症1700例,其中男性940例,女性760例,年龄在11~78岁,病程为半个月~6年,用过本药液后1530例痊愈至今未见复发,170例有显著疗效。临床资料汇总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龙山,未经赵龙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38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