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电发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0196.0 | 申请日: | 200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4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双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双喜 |
主分类号: | H02N1/06 | 分类号: | H02N1/06;H02N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电发生装置,特别是用于为离子除尘、除菌以及为静电加速器、静电辐射提供静电压源或正负离子源的静电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静电发生装置采用电晕放电或者采用范德格拉夫静电发电机来产生静电,由于前者需要高压电输入使气体电离,而后者需要传动部分运送电荷进入集电球,而造成结构复杂,体积大,效率低,稳定性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电发生装置,它不但可以节约能源,只需要很低的电压输入,而且结构简单,便于实施,同时稳定好,有大量的电荷输出。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静电发生装置,它包括静电产生部分、集电收集装置和输入控制部分,所述的静电产生部分包括由至少三层彼此绝缘的导体层组成的导体,导体包括至少一层电荷排斥层和至少一层静电产生层,静电产生层位于外层,电荷排斥层位于内层,所述的静电收集装置为集电球,集电球包括内球、外球以及之间放电装置,所述的输入控制部分包括电源、充电电路I、充电电路II和放电电路,充电电路I的输出端与静电产生层和集电球内球并联,充电电路II和放电电路与电荷排斥层并联,相邻的静电产生层和电荷排斥层的充电输入端极性相同。
所述的导体由三层导体层组成,三层导体层的顺序是静电产生层、与静电产生层同极性的电荷排斥层和与静电产生层异极性的共有充电层,充电电路I的两输出端分别与静电产生层和共有充电层连接,充电电路II的两输出端分别与电荷排斥层和共有充电层连接,充电电路II与放电电路并联,静电产生层与电荷排斥层的充电输入端的极性相同。
所述的导体为三层导体层,两充电电路充电电压的公式:
在公式中,V1为充电电路I的充电电压参考值,V2为充电电路II的充电电压参考值,d1为静电产生层至电荷排斥层的距离,d2为静电产生层至共有充电层的距离,d3为导体的厚度参考值,
充电电路I的充电电压u1,充电电路II的充电电压u2,导体的厚度小于d3。
所述的导体由四层导体层组成,四层导体层的顺序是正极静电产生层、正极电荷排斥层,负极电荷排斥层和负极静电产生层,正极静电产生层和负极静电产生层分别与充电电路I的正、负输出端连接,正、负电荷排斥层分别与充电电路II的正负输出端连接,充电电路II与放电电路并联。
所述的导体为四层导体层,两充电电路充电电压的公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双喜,未经杨双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01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