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丝网印刷电解镍扣极板的脱墨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8729.1 | 申请日: | 200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5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希靖;崔锦峰;杨保平;姚向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9/00 | 分类号: | C09D9/00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董斌 |
地址: | 73005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丝网 印刷 电解 极板 脱墨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国际专利分类中的C09D9/00,即油墨的去除剂,具体是用于位于B41F15/00分类中的丝网印刷机零件上油墨的去除剂。
背景技术
丝网印刷制备电解镍扣极板绝缘层的极板经过电解、剥扣生产一定周期之后会造成表面绝缘层的破坏,导致极板绝缘层漏电,镍扣次品率增高,极板无法使用,只能将破损的墨层脱除重新印刷。极板破损的墨层脱除可采用机械喷砂、高温炭化和化学脱除的方式,但机械喷砂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仅一块极板喷砂大约30分钟,无法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高温炭化方式能量损耗高、极板热应力变形大;化学脱除方式可实现快速高效、节能便捷的目的,在丝网印刷电解镍扣极板油墨脱除中属优选方案。目前,脱墨剂主要是针对纸张油墨的脱除进行开发研究,现有纸张脱墨剂无法满足丝网印刷电解镍扣极板的脱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丝网印刷电解镍扣极板脱墨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用于丝网印刷电解镍扣极板的脱墨剂,按质量百分比计,其组分为:
二氯甲烷 61.1%~66.7%
苯酚 0~19.4%
甲酸 8.3%~16.7%
乙酸 2.8%~8.3%
甲基纤维素 1.4%~2.8%
有机膨润土 0.7%~2%
马来松香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羧酸钠 2%~3.1%
六次甲基四胺 1.4%~2.8%
苯并三氮唑 0~1.4%
石蜡 2.8%~4.2%
本发明的用于丝网印刷电解镍扣极板脱墨剂的制备方法,按以上所述配比进行备料,将石蜡投入带有夹套的配料釜中,向夹套通入蒸汽进行加热,同时进行间歇性的搅拌,将石蜡完全熔化后停止加热;缓慢加入二氯甲烷,同时进行搅拌,然后向夹套中通入自来水,使配料釜冷却至常温;向配料釜内加入苯酚、甲酸、乙酸,同时进行搅拌,使苯酚完全溶解后依次加入甲基纤维素、有机膨润土、马来松香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羧酸钠、六次甲基四胺、苯并三氮唑,搅拌均匀,即得用于丝网印刷电解镍扣极板的脱墨剂。
该脱墨剂采用甲基纤维素、有机膨润土增稠赋予脱墨剂一定的触变性提高脱墨剂在极板油墨层表面的粘附力;微晶蜡膜将脱墨有效组分(溶胀剂、反应剂、活性剂、缓蚀剂)封存于极板油墨层表面;马来松香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羧酸钠活性剂有利于脱墨剂有效组分向墨层内部渗透;六次甲基四胺、苯并三氮唑构成缓蚀剂用于不锈钢极板基体的保护;甲酸、乙酸、苯酚复合酸酚反应剂对固化墨层进行反应性破坏,二氯甲烷对固化墨层进行溶胀性破坏,该脱墨剂通过氯烃溶胀剂的物理溶胀和酸酚反应剂的化学反应与固化于镍扣极板表面的油墨绝缘层发生物理化学破坏作用达到脱墨的目的,该脱墨剂可在5~8min对丝网印刷电解镍扣极板表面绝缘油墨固化层达到99%~100%的脱除。经工业大生产实际应用表明该脱墨剂具有良好的触变性、快速高效的脱墨性和优异的施工工艺性。本发明具有原料易得,工艺简单,适应性强,生产率高等特点,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满足丝网印刷电解镍扣极板自动化生产配套的要求,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用于丝网印刷电解镍扣极板的脱墨剂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计,其脱墨剂的组分为:
二氯甲烷 61.1%~66.7%
苯酚 0~19.4%
甲酸 8.3%~16.7%
乙酸 2.8%~8.3%
甲基纤维素 1.4%~2.8%
有机膨润土 0.7%~2%
马来松香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羧酸钠 2%~3.1%
六次甲基四胺 1.4%~2.8%
苯并三氮唑 0~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87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能表的校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