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8590.0 | 申请日: | 200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0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米养素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养素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16;A61K9/20;A61K9/48;A61P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3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十二指肠 溃疡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胃、十二指肠溃疡又称为消化性溃疡,是位于胃、十二指肠壁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缺损。胃、十二指肠溃疡是种极为常见的疾病,曾有统计得出在一般人口中,约5-10%在其一生中某一时期,患过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形成和发展与酸性胃液、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密切相关,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中,但以青壮年为多,在性别方面,男性较女性多,二者之比为2-4∶1。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有规律的疼痛,饭后疼痛一般是胃溃疡,空腹疼痛一般是十二指肠溃疡,另外还有胃内烧灼感、胃消化不良、胃出血、黑便、吐血、反酸、呕吐等辅症。溃疡病虽不是大病,但如果防治不当,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大出血、胃穿孔或幽门梗阻等,因此,积极防治本病有着重要意义。
胃、十二指肠溃疡具有不易愈合、愈合后又易于复发的特点,西药一般采用抗菌、镇痛、修复粘膜等的疗法,如目前常用的雷尼替丁、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的三联疗法;中药以成方制剂为主。这些药物各有千秋,但也存在西药长期服用毒副作用大、价格比较昂贵、无法根治、现有的中成药疗效往往无法使患者满意等缺点。因此我们通过对临床经验的总结,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研制出既有确切疗效,又能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疗程短、防止复发、副作用少,而价格又便宜的治疗胃、十二指肠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有确切疗效,又能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疗程短、防止复发、副作用少,而价格又便宜的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原料按重量配比是:延胡索5~18,木香3~12,干姜6~18,吴茱萸3~12,香附3~12,川楝子6~18,陈皮1~12,炒白芍9~30,炙甘草9~30,煅瓦楞子9~18,焦谷芽9~18,焦麦芽9~18。其中优选为:延胡索9~12,木香6~9,干姜9~12,吴茱萸6~9,香附6~9,川楝子9~12,陈皮3~9,炒白芍9~12,炙甘草9~12,煅瓦楞子12~15,焦谷芽12~15,焦麦芽12~15。最佳比例为:延胡索10,木香8,干姜8,吴茱萸7,香附7,川楝子10,陈皮6,炒白芍10,炙甘草10,煅瓦楞子13,焦谷芽13,焦麦芽13。
用上述原料按药剂学上接受的方法制成硬胶囊剂、片剂、颗粒剂、软胶囊剂、滴丸剂、丸剂、口服液体制剂等,其中优选为硬胶囊剂。
以上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煅瓦楞子、焦谷芽、焦麦芽超微粉碎,备用;木香、干姜、陈皮、香附加5~10倍量水,水蒸气蒸馏提取4~8小时,滤过,收集挥发油,滤液和药渣分别另器收集;挥发油加入β-环糊精2~6倍,加水1~3倍,研磨30分钟,低温(40~60℃)干燥,研成细粉,过筛备用;延胡索、吴茱萸、川楝子、炒白芍、炙甘草与上述药渣加20~75%乙醇6~10倍,回流提取1~3次,每次1~2小时,提取液与上述滤液合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60~75℃)至相对密度为1.10~1.30的清膏,加入上述药材细粉和β-环糊精包合物,混匀,再加入适宜辅料制成不同剂型。
其中优选的制备方法为:将煅瓦楞子、焦谷芽、焦麦芽超微粉碎,备用;木香、干姜、陈皮、香附加8倍量水,水蒸气蒸馏提取6小时,滤过,收集挥发油,滤液和药渣分别另器收集;挥发油加入β-环糊精3倍,加水2倍,研磨30分钟,低温(50℃)干燥,研成细粉,过筛备用;延胡索、吴茱萸、川楝子、炒白芍、炙甘草与上述药渣加50%乙醇8倍,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提取液与上述滤液合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65℃)至相对密度为1.20的清膏,加入上述药材细粉和β-环糊精包合物,混匀,再加入适宜辅料制成不同剂型。
本发明中的辅料可以是药剂学上可接受的任意赋形剂或载体。
本发明硬胶囊的制备方法:将煅瓦楞子、焦谷芽、焦麦芽超微粉碎,备用;木香、干姜、陈皮、香附加8倍量水,水蒸气蒸馏提取6小时,滤过,收集挥发油,滤液和药渣分别另器收集;挥发油加入β-环糊精3倍,加水2倍,研磨30分钟,低温(50℃)干燥,研成细粉,过筛备用;延胡索、吴茱萸、川楝子、炒白芍、炙甘草与上述药渣加50%乙醇8倍,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提取液与上述滤液合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65℃)至相对密度为1.20的清膏,加入上述药材细粉混匀,以85%乙醇制粒,过30目筛,低温(≤60℃)干燥,再过20目筛,加入β-环糊精包合物,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养素,未经米养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85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头痛四肢关节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底吸式高流率换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