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纳米管的定向排列方法及制备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8343.0 | 申请日: | 2007-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4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学;戴剑峰;王青;魏智强;冯旺军;姜金龙;马军;崔永福;李扬;姚东;张超;吴中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82B3/00 | 分类号: | B82B3/00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董斌 |
地址: | 730050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定向 排列 方法 制备 装置 | ||
1. 碳纳米管的定向排列方法,其步骤为:将聚合物和碳纳米管混合物注入到缸体内,用活塞压缩使之通过层流场、磁场,或者用活塞压缩使之通过层流场、电场,使碳纳米管在聚合物中进行向排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的定向排列方法,其步骤为:将聚合物和碳纳米管混合物注入到缸体内,用活塞压缩使之通过层流场、磁场和电场,或者用活塞压缩使之通过层流场、电场和磁场,使碳纳米管在聚合物中进行向排列。
3. 实施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制备装置,活塞(1)安装在第一缸体(2)中,其特征在于第一缸体(2)与第二缸体(4)同轴连接,磁场线圈(7)安装在第二缸体(4)的外园上,第二缸体(4)的右端出口处安装有第一网孔(5),第二缸体(4)的右端与喷注管(12)同轴连接,或者第一缸体(2)与第三缸体(11)同轴连接,电源正极(10)安装在第三缸体(11)的一侧,第三缸体(11)的右端出口处安装有第三网孔(9),第三缸体(11)的右端与喷注管(12)同轴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缸体(2)与第二缸体(4)同轴连接,磁场线圈(7)安装在第二缸体(4)的外园上,第二缸体(4)的右端出口处安装有第一网孔(5),第二缸体(4)的右端第三缸体(11)同轴连接,电源正极(10)安装在第三缸体(11)的一侧,在第三缸体(11)的左端入口处安装有第二网孔(6),在第三缸体(11)的右端出口处安装有第三网孔(9),第三缸体(11)的右端与喷注管(12)同轴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缸体(2)与第三缸体(11)同轴连接,电源正极(10)安装在第三缸体(11)的一侧,在第三缸体(11)的左端入口处安装有第二网孔(6),在第三缸体(11)的右端出口处安装有第三网孔(9),第三缸体(11)的右端第二缸体(4)同轴连接,磁场线圈(7)安装在第二缸体(4)的外园上,第二缸体(4)的右端出口处安装有第一网孔(5),第二缸体(4)的右端与喷注管(12)同轴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缸体(2)的内径为0.2m、长度为0.5m,缸体活塞压强为0.2~0.5×106Pa。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在第二缸体(4)的外园上磁场线圈(7)的磁场空间长度为0.5m,磁感应强度为5~10T。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在第三缸体(11)的一侧电源正极(10)形成的电场空间长度为0.1m,电场强度为10000~100000V/m。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网孔(5)、第二网孔(6)第三网孔(9)的网孔的直径均为5.0×10-5m。
10.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喷注管长度为2.5~3.0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83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