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矿热炉功率因数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8167.0 | 申请日: | 2007-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0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白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瑞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集思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晋吉 |
地址: | 710075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矿热炉 功率因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热炉的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矿热炉是一种耗电巨大的工业电炉,主要生产硅铁、锰铁、铬铁、钨铁、硅锰合金等铁合金。根据矿热炉的结构特点以及工作特点,矿热炉的系统电抗的70%是由短网系统产生的,而短网是一个大电流工作的系统,最大电流可以达到上万安培,因此短网的性能决定了矿热炉的性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因此矿热炉的自然功率因数很难达到0.85以上,绝大多数的炉子的自然功率因数都在0.7~0.8之间,较低的功率因数不仅使变压器的效率下降,消耗大量的无用功,同时由于电极的人工控制以及堆料的工艺,导致三相间的电力不平衡加大,最高不平衡度可以达到20%以上,这导致冶炼效率的低下,电费增高。通常,供电部门和生产厂家多选择高压电容补偿,该补偿方式是把电容无功补偿装置并联到高压一次侧的三相母线上,其只能补偿变压器的一次侧电抗。该方法虽可达到补偿电网功率因数的目的,使计量点仪表显示的功率因数提高,但二次侧大量无功的消耗仍未得到改善,导致矿热炉的综合参数并不理想。存在无功损耗大、三相不平衡系数大、电效率低、耗电量大、变压器铜损严重、线损严重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耗低,电效率高,可大幅度提高功率因数、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的一种提高矿热炉功率因数的装置。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包括三相补偿电路分别通过补偿系统短网BD接在矿热炉变压器二次侧,三相相补偿电路的每相包括电容器C,该电容器C通过联接导线L接在补偿系统短网BD上。
上述三相相补偿电路的每相可仅由静态补偿器构成。所述的静态补偿器由电容器C构成。
上述三相相补偿电路的每相可仅由动态补偿器构成。所述的动态补偿器由电容器C串接第一快速熔断器RT及接触器的触点JC构成。
上述三相相补偿电路的每相可由静态补偿器仅和动态补偿器构成。所述每相的电容器C,包括第一电容器C1和第2电容器C2,所述的静态补偿器由第一电容器C1构成;所述的动态补偿器由第二电容器C2串接第一快速熔断器RT及接触器的触点JC构成。
上述的补偿系统短网BD上可串接第二快速熔断器RT。及电抗X。
上述电容器C、第一电容器C1或第2电容器C2,可以是由二个或多个电容器并联构成的电容器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可明显增加产量。
2.降低电耗。
3.实行分相补偿,自动平衡三相电极的输入功率,使冶炼在最小不平衡下进行。为达到将三相功率调平的目的,将每相补偿容量分为静态和动态补偿两大部分,三相静态补偿直接同时投入,将三相功率基本拉平;在此基础上,动态补偿控制系统采集系统相关信号,依据内置三相功率相等的算法,可将三功率最近调平。
4.可大幅度提高功率因数。
5.可提高产品质量。改告前发气量为2801L/Kg,改告后发气量为290L/Kg;
6.使电能功率中心、热力中心和炉膛中心达到重合,使溶池热区均匀扩大;
7.补偿装置与短网并联,设备的维护及检修不影响炉体冶炼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三相补偿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根据矿热炉的具体结构,把补偿电容器并联设置在铜瓦附近,使无功补偿尽可能靠近电孤,补偿了变压器的二次电抗、漏抗、和短网阻抗。采用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每相的无功功率,根据无功的大小和在三相功率相等的控制模型,设置相应大小的无功电容,使无功功率转化为有功功率。该系统既能提高功率因数,又平衡了三相功率,使矿热炉的功率中心、热力中心、和炉腔中心重合,并在变压器一次侧功率不变的条件下提高了电极上的冶炼功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本发明主要由三相补偿电路构成,三相补偿电路分别通过补偿系统短网BD控制于电炉变压器B的二次侧。三相补偿电路可采用三角形接法或星形、单相连接方式,参见图1至图3。采用分组就地补偿方式:a-x,b-y,c-zs三相补偿电容,电网电流可采用35KW,经电炉变压器B变压后送入电极。补偿系统短网BD上串接有第二快速熔断器RT。及电抗X,电抗X用于防止浪涌电流,同时具有消除谐波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瑞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瑞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81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