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侧柏蛀干类害虫引诱剂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16271.6 | 申请日: | 200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3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花;庞献伟;刘志荣;李冬梅;李波;李光辉;张志玲;刘秀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市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N27/00 | 分类号: | A01N27/00;A01P1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立晓 |
地址: | 271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柏 蛀干类 害虫 引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害虫引诱剂,特别是适用于诱杀侧柏树蛀干害虫双条杉天牛、柏肤小蠹等的引诱剂及其制造和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柏科植物,包括侧柏、桧柏、扁柏等树木,尤其是侧柏,四季常绿,具有耐瘠薄、耐干旱、耐盐碱、寿命长等优良特性,是我国北方生态防护林造林的先锋树种,也是庭院园林绿化的主要树种。近年来,侧柏蛀干害虫,主要是双条杉天牛、柏肤小蠹,危害日趋严重,特别是一些绿化工程新植的柏类大树常因其危害而导致工程失败。双条杉天牛是柏树类树木的毁灭性蛀干害虫,属国家确定的35种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之一,该害虫以幼虫蛀食林木,导致树势衰弱,针叶逐渐枯黄,常造成风折,甚至整株枯死,从而导致古柏和新植柏类大树严重受害而死亡。据1998-2001年全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普查结果显示:双条杉天牛现已分布18个省(区、市),分布面积2532.88万亩,发生面积296.08万亩,其中严重发生面积17.66万亩,对2000余万亩侧柏林构成严重威胁。山东省现有寄主树种面积153.65万亩,发生面积30.43万亩,其中中重度发生面积14.69万亩。由于该虫发育周期长,幼虫危害隐蔽,防治难度大,已构成威胁城市园林绿化和北方山区造林成果的突出问题。柏肤小蠹发生更普遍,幼虫主要蛀食柏干皮部,造成树势衰弱或死亡;成虫补充营养时截断侧枝等危害。近年来,对这些害虫的防治一直采用成虫期树干喷药、活立木熏蒸、林间设饵木等措施防治,不仅费工、成本高,技术操作难度大,效果不好,而且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因此,亟需探索上述害虫的监测和防治新途径。
中国农业大学论文《柏肤小蠹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中列举了各种物质对柏肤小蠹的引诱作用,柏皮油、柏叶油、柏木材油均对柏肤小蠹有引诱作用,其中以松节油加乙醇诱虫效果最佳,但在林间应用效果很差。中国发明专利03115289.9和01102119.5分别公开了两种害虫引诱剂及其制造方法,但是其使用的化学药剂价格昂贵,以致防治成本过高,难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成本、高活性的侧柏蛀干类害虫引诱剂及其制造和应用方法,以有效控制柏树蛀干害虫的危害。
植物源引诱剂是基于树木等植物的挥发性气味对于害虫的寄主搜索、营养摄取和产卵繁殖等行为的环境定位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一原理而研制出来的,本发明就是通过提取侧柏树干的挥发性物质成分,辅以适当的溶剂而研制出的一种植物源引诱剂。
本发明侧柏蛀干类害虫引诱剂,由侧柏树木提取物与溶剂配制而成,其主要成分以重量百分比表示,有:
罗汉柏烯 40-55%;
雪松醇 10-20%;
二-表-α-雪松烯 6-10%;
金合欢烯 4-6%;
3-蒈烯 2-4%;
溶剂 15-30%。
这种侧柏蛀干类害虫引诱剂,所说的侧柏提取物中还含有其它萜类化合物包括α-石竹烯、β-石竹烯、α-蒎烯、2-甲基-5-(1-甲基乙基)-二环[3.1.0]-2-己烯、(+)-4-蒈烯、D-苎烯以及2,4a,5,6,7,8-六氢化-3,5,5,9-四甲基-(R)-1H-环庚烯等。
这种侧柏蛀干类害虫引诱剂,所说的溶剂,可以为有机溶剂包括无水乙醇、无水乙醚中的任何一种。
这种侧柏蛀干类害虫引诱剂的制造方法,是将柏木碎片放入容器,加入适量溶剂如无水乙醇或无水乙醚,在70-110℃的温度蒸煮1.5-2.5小时后,再浓缩0.5-1小时,即成柏木提取物浓缩膏及结晶体;再加入溶剂,充分溶解,制成饱和液,取上清液装瓶密封。
这种害虫引诱剂的另一种制造方法是按照上述的配方比例,直接由有关溶剂与各组分的化学药剂成品配制而成。
本发明侧柏蛀干类害虫引诱剂有相应专门的应用技术,其使用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组装专用诱捕器:本发明专用诱捕器(已另案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包括上雨帽、下接虫器、直角挡虫板、集虫器,可配套携至林间现场组装;先将两个直角挡虫板背向装好,形成支架,再和上雨帽、下接虫器对接固定,把集虫器与下接虫器套接后,用铁丝穿透接虫器下部延长桶上的小孔以固定;
(2)放置诱捕器:在林间选择通风处侧柏树悬挂诱捕器;在侧柏主干距地10-50cm部位,先将诱捕器固定,然后将装有侧柏蛀干害虫引诱剂的诱液瓶放入诱捕器挡虫板中央开口处,固定好并敞开瓶口;
(3)诱捕器之间相距50-80m,视林间林分密度、害虫危害程度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市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泰安市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62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阿奇霉素滴眼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机和电动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