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颈肩腰腿痛的外敷中药复方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6265.0 | 申请日: | 2007-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2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毛利宁;毛继凯;毛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市正骨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4 | 分类号: | A61K36/8884;A61P29/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2573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颈肩腰腿痛 外敷 中药 复方 制剂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外治用中药复方制剂。具体是一种配合药罐治疗颈肩腰腿痛穴位的治疗颈肩腰腿痛的外敷中药复方制剂的配方。
二、背景技术
中药穴位拔罐是一项传统治疗技术,安全、有效、易操作。目前的中药穴位拔罐是先在穴位部位涂中药复方制剂,然后再予以拔罐,该类制剂选用的原料药配置简单,主要以镇痛类为主,并且经常出现使用者皮肤过敏等现象,缺乏共性,因此针对不同病症的疗效也不确切。并且该治疗方法中的制剂使用仅限在拔罐前和拔罐后,其缺点是中药复方制剂在皮肤上药量少,中药渗透性差,被吸收甚少,因而治疗作用差。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中药制剂配置不尽合理,疗效差的缺陷,提供一种配置合理、疗效好,能够与中医拔罐配合同时使用的治疗颈肩腰腿痛的外敷中药复方制剂。
其技术方案包括:
将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经水煎后制取药液:制草乌50-500,制南星50-500,制半夏50-500,防己50-700,木瓜50-700,秦艽50-700,灵仙50-1000,牛膝50-500,杜仲50-500,桃仁50-500,苍术50-700,防风50-700,桂枝50-700,细辛30-300,王不留50-700,独活50-500,伸筋草50-500,透骨草50-500,甘草50-700。
上述原料中还包括下列重量份的成分:红花50-500,鸡血藤50-700,淫羊藿50-500。
采用上述两种技术方案配置的中药复方制剂,通过常规的水煎熬制成药液,用在拔罐过程中直接注入罐体使用。拔罐后,将药液浓缩成粥状稠液剂制成外敷制剂涂敷拔罐处皮肤。
本发明属中药外治范畴,配合中药穴位拔罐及拔罐后外敷中药复方制剂治疗风寒湿痹痛及颈肩腰腿痛疗效满意。以中医学说“通则不痛”的机理,用制川、草乌祛风除湿散寒、温经止痛;制南星、制半夏燥湿化痰、祛风解痉、散结消肿;细辛散寒通窍止痛;桃仁、红花活血祛瘀通络;木瓜舒筋活络除湿;秦艽清热祛风止痛、滑利关节;杜仲、牛膝、淫羊藿、鸡血藤补血、活血、补肾、强筋骨;独活祛风除湿止痛、散寒解表;伸筋草祛风通络;透骨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防风、桂枝发表散风解肌、温通经络、助阳化气;王不留活血通络;防己利水退肿、祛风止痛;苍术祛风除湿、散寒解表;灵仙祛风湿、通经络;甘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药性。以上诸药配伍,达到活血祛瘀、祛风除湿、温经通络、利水补气止痛之功效。
本发明技术易于掌握、花费少,无明显皮肤过敏及其它毒副作用,见效快、疗效肯定。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分别称取制草乌、制南星、制半夏、防己、木瓜、秦艽、灵仙、牛膝、杜仲、桃仁、苍术、防风、桂枝、王不留、细辛、独活、伸筋草、透骨草、甘草各10g。将上述中药放入器皿,加水适量,浸泡一小时,以中火加热至沸,文火煎20分钟余,第一遍熬制完成,将药汁倾出。药渣内加水适量,文火煎20分钟余,停火,将药汁倾出。将第一、第二次熬制药汁混合,装瓶以备作拔罐过程中注入罐体使用的药液。拔罐后外敷用中药复方制剂的配制方法是将煎制成的中药药液再文火煎熬浓缩成粥状即可。
实施例2:分别称取制草乌、制南星、制半夏、防己、木瓜、秦艽、灵仙、牛膝、杜仲、桃仁、红花、苍术、防风、桂枝、王不留、细辛、独活、鸡血藤、伸筋草、淫羊藿、透骨草、甘草各50g。将上述中药放入器皿,加水适量,浸泡一小时,以中火加热至沸,文火煎20分钟余,第一遍熬制完成,将药汁倾出。药渣内加水适量,文火煎20分钟余,停火,将药汁倾出。将第一、第二次熬制药汁混合,装瓶以备作拔罐过程中注入罐体使用的药液。拔罐后外敷用中药复方制剂的配制方法是将煎制成的中药药液再文火煎熬浓缩成粥状即可。
本发明的原理:穴位拔罐产生一种真空负压,有较强的吸附力,作用于皮肤经络穴位上,可使毛孔吸开,局部毛细血管充血。体内病理产物从毛细血管吸出体外,从而使经络通畅、气血得以调整。中药复方制剂加入后,通过扩张的毛孔及毛细血管,直接渗透到身体局部,达到活血祛瘀、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活血补气止痛之功效。
本发明穴位拔罐用中药复方制剂使用方法:用5ml注射液器抽入3-5ml中药复方制剂,中药拔罐吸附人体后,将药液通过拔罐注药孔注入罐内即可。
本发明中药穴位拔罐后外敷中药复方制剂(稠剂)使用方法:将浓缩成粥状稠液剂涂于拔罐处皮肤,以纱布敷盖固定,一小时左右将纱布揭下,温水洗净皮肤即可。
本发明适用于急性损伤以外的颈肩腰腿痛患者,皮肤破溃及患有其它皮肤疾患者患处忌中药拔罐。同一部位三日治疗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市正骨医院,未经东营市正骨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62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提供固定频道的广播接收设备及其方法
- 下一篇:定焦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