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卧式热风锅炉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5692.7 | 申请日: | 200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9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周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传斌 |
主分类号: | F24H3/08 | 分类号: | F24H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607山东省蓬莱市南王***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卧式 热风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卧式热风锅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风锅炉主要存在以下缺点,第一、换热管普遍采用Q235无缝钢管,但由于没有对换热管采取保护措施,在热胀冷缩作用下,高温烟气对换热管侵蚀比较严重,特别是第一回程换热管烟气入口端,环境温度达到800--900℃,导致换热管使用寿命较短,不仅增加了锅炉运营成本,而且增加了换热管更换的工作负担,影响了生产效率。第二、在燃烧室与第一回程换热管烟气入口端之间的烟气上升段,烟气分布不够均匀,导致热风出口温度偏低,影响热风炉的换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卧式热风锅炉,第一、通过采取保护措施延长换热管使用寿命,第二、提高热风锅炉的热交换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卧式热风锅炉,包括横向安装在前烟箱和后烟箱之间的换热管,后烟箱下方通过一烟气上升段连接燃烧室,其特征是:在第一回程换热管的入烟气端内部,安装有陶瓷管。
陶瓷管的长度为单根换热管总长的15%--20%。
陶瓷管与第一回程换热管之间通过耐高温粘合剂粘接固定。
后烟箱通过分火砖连接烟气上升段;分火砖为开设有若干纵向通孔的耐火砖。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1)、通过在第一回程换热管中安装陶瓷管,减轻了换热管局部高温负荷,对换热管起到保护作用,使换热管使用寿命由原来的3--5年提高到8--10年。(2)、通过安装分火砖使进入换热管的烟气分布更加均匀,将热风出口温度提高了20℃左右,热风炉的换热效率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热风锅炉的外壳为保温壳体16,由耐火混凝土13围成燃烧室11,在燃烧室11下方设有出渣室12和尘降室14,尘降室14外侧设置清灰门15。
在燃烧室11上方的热交换区内横向设有换热管7,换热管7的一端是带有出烟口2的前烟箱1,另一端是通过分火砖10连接烟气上升段的后烟箱9,其中,分火砖10为开设有若干纵向通孔的耐火砖。在换热管7上方设置有进风口4和出风口6。在热交换区内还纵向设置有中隔板5。换热管7的左端,即探入前烟箱1端通过石墨密封环3固定在前烟箱1一侧。换热管7的右端,即探入后烟箱9端通过石墨密封环3固定在后烟箱9一侧。
在第一回程换热管的右端,浮动安装有陶瓷管8,该陶瓷管8的长度为单根换热管总长的15%--20%。陶瓷管8安装在第一回程换热管内部,它们之间通过耐高温粘合剂粘接固定。
出烟口2、前烟箱1、换热管7内部、后烟箱9和燃烧室11组成了燃烧及烟气回路,出风口6、进风口4、中隔板5和换热管7外围共同组成热空气回路,燃烧室11、尘降室14、分火砖10、后烟箱9、换热管7和前烟箱1等组成换热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传斌,未经周传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56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