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的蒸汽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4963.7 | 申请日: | 200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4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郎咸法;杜增举;张东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郎咸法 |
主分类号: | F28C3/06 | 分类号: | F28C3/06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纪辰 |
地址: | 261021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蒸汽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通过蒸汽来交换热量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在的蒸汽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是将蒸汽通入管道中,对管道外部的水进行热交换,这种换热器存在以下缺点:1.结构复杂,易产生水垢,影响热交换进行;2.汽、水不能实现充分混溶和热交换,热利用率低,凝结水较多;3.在工作时存在强烈的扰动,产生较大的噪声,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和热量,而且还产生了噪音污染,使工人的工作环境恶化,影响工人的身心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利用率高、无噪音且可在常压下进行热交换的改进的蒸汽热交换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改进的蒸汽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设置在所述换热器壳体顶部的回水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下部的出水口,及设置在所述换热器壳体上的蒸汽进气管,所述壳体的内部空腔的上部为回水区,中间为热交换区,下部为集水区,所述回水区设有可将水喷淋进入所述热交换区的喷淋装置,所述蒸汽进气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蒸汽喷射器,所述蒸汽喷射器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区中;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平衡所述换热器壳体内外压力的放空管。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将所述换热器壳体内腔分隔出独立的回水区的喷淋板,所述喷淋板上设有若干喷淋孔;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蒸汽喷射器包括与所述蒸汽进气管连接的闭环形管道,与所述环形管道内侧连接且相通的直管道,所述环形管道和直管道上均布有若干蒸汽喷孔;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述所述蒸汽进气管的末端向下弯折后与所述蒸汽喷射器相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壳体的外部设有可观察所述集水区水位的水位计;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集水区最高水位处设有溢流口;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污口。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改进的蒸汽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设置在所述换热器壳体顶部的回水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下部的出水口,及设置在所述换热器壳体上的蒸汽进气管,所述壳体的内部空腔的上部为回水区,中间为热交换区,下部为集水区,所述回水区设有可将水喷淋进入所述热交换区的喷淋装置,所述蒸汽进气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蒸汽喷射器,所述蒸汽喷射器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区中;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平衡所述换热器壳体内外压力的放空管,所以水被所述喷淋板挡在回水区中,水只能从所述喷淋板的喷淋孔中流出,便于所述蒸汽喷射器喷出的蒸汽与喷淋水直接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增加了热量的利用率;同时回水区还封堵了蒸汽通过所述放空管散掉而造成的热能浪费;本发明汽、水直接混溶,不产生噪音,不易产生水垢,结构简单,且能使热交换器保持良好的传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蒸汽喷射器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改进的蒸汽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1,所述壳体1为圆柱形立体结构;设置在所述换热器壳体1顶部的回水口21,水从所述回水口21进入到所述壳体1内;设置在所述壳体1下部的出水口41,当水与蒸汽完成热交换后,水从所述出水口41排出,由管道输送到所需供热的地方进行供热;及设置在所述换热器壳体1上的蒸汽进气管31,蒸汽从所述蒸汽进气管31喷入所述壳体1内;所述壳体1的内部空腔的上部为回水区2,中间为热交换区3,下部为集水区4,所述回水区2设有可将水喷淋进入所述热交换区3的喷淋装置,所述蒸汽进气管3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蒸汽喷射器32,所述蒸汽进气管31的端部是向下弯折的,防止在停止喷蒸汽后,回水区的水通过所述蒸汽喷射器32及蒸汽进气管31回流入蒸汽锅炉中,以免发生事故;所述蒸汽喷射器32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区3中,所述蒸汽喷射器32包括与所述蒸汽进气管31连接的闭环形管道32a,与所述环形管道内侧连接且相通的直管道32b,所述环形管道和直管道上均布有若干蒸汽喷孔32c,蒸汽从所述蒸汽喷射器32的蒸汽喷孔32c中喷出后,可以使蒸汽在所述热交换区3中与水均匀的混溶;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平衡所述换热器壳体1内外压力的放空管8,所述放空管8可以保证所述壳体1内部的压强为常压,防止因蒸汽与水混溶后,产生压强使所述换热器无法正常工作,以致发生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郎咸法,未经郎咸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49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热水器水位水温检测装置
- 下一篇:内燃机闭式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