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酒精灯安全防护罩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4125.X | 申请日: | 200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5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刘保华;黄麦华;谢兵;马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永 |
主分类号: | F23M5/00 | 分类号: | F23M5/00;B01L7/0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存海 |
地址: | 2715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酒精灯 安全 防护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酒精灯用安全防护罩,特别适合于微生物室对细菌检验操作后需要对工具灭菌的场合。
背景技术
酒精灯是化学类实验室的必备器械,在各级医院的化验室内也必不可少,是其它设备、仪器无法完全替代的实验设施。当前各级医院的微生物室对细菌的检验操作,仍然大量使用酒精灯作为接种器的灭菌器械。虽然也有的医院也采用了专门的电加热灭菌器械,然而它的用途单一,不能实现酒精灯的其它功能,而且它的启动时间长,升温慢,特别是在需要频繁启动时,工作效率低,因而作为一种实验室器械,仍无法将酒精灯取代。然而现有酒精灯作为细菌检验时接种器的灭菌器械也并非十全十美,其不足之处就在于当接种器的接种环或接种针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灼时,由于其沾有残余菌液,在高温火焰下往往四处飞溅,有时会溅在工作人员脸上、手上,也有时会溅在工作台上,还有时会被迅速弥散到空中,甚至有时会溅入到工作人员的眼中或口中,空气中弥漫的细菌分子也可能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工作间环境的破坏,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安全构成直接威胁,使工作人员被病菌感染的几率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酒精灯安全防护罩,它能有效地克服微生物室内利用现有酒精灯直接烧灼接种器的接种环或接种针易形成残余菌液飞溅带来的弊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酒精灯安全防护罩,在其罩体上部开有操作孔,罩体内腔下部设置定位板,定位板中心部位设置供酒精灯颈穿入的定位圈,定位板上方沿罩体周边设置进风孔,罩体上端由缩颈台联接出气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操作孔为立式槽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罩体内腔定位板下方为灯体仓。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带内腔的防护罩结构,因而当罩在酒精灯上实现对接种环或接种针烧灼灭菌时,可方便地防止残余菌液飞溅,使工作人员被病菌感染的几率大大降低,从而保障了工作人员操作时的安全性,同时本发明还能对酒精灯火焰起到稳定作用,极大减少了周围环境空气流动造成的火焰漂移,提高了对接种环或接种针烧灼灭菌的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示出了本发明酒精灯安全防护罩的结构,罩体4内腔下部设置定位板6,定位板6中心部位设置供酒精灯颈穿入的定位圈7,定位板6上方沿罩体4周边设置进风孔5,罩体4上端由缩颈台2联接出气口1。操作孔3的结构优先采用立式槽形结构,罩体4内腔定位板6下方可设置进一步定位、防护的灯体仓8,进风孔5优先采用沿罩体4周边均布的结构,罩体4采用透明玻璃制作。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取下酒精灯帽,点燃酒精灯,再将本发明的酒精灯安全防护罩罩在酒精灯上,此时,定位圈7正好卡在酒精灯的颈部,然后手持接种器手柄,将接种环或接种针从操作孔3中伸向酒精灯的火焰处烧灼灭菌,操作时,可根据需要通过操作孔3随时调整接种环或接种针位置,待烧灼灭菌结束,取出接种器,完成一次灭菌过程。当对接种器的操作完成后,取下本发明的酒精灯安全防护罩,熄灭酒精灯,灭菌工作结束。本发明的酒精灯安全防护罩工作一段时间后可放入消毒液中进行灭菌、消毒处理,一般一个工作日处理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永,未经刘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41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型复合地板
- 下一篇:智能柔性间歇式废水自动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