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保节能无烟炉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2621.1 | 申请日: | 200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3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朴学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朴学哲 |
主分类号: | F23B60/00 | 分类号: | F23B60/00;F23L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甄玉荃 |
地址: | 110149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节能 无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炉,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原煤或可燃废弃物作为燃料的无烟燃烧炉。该燃烧炉适用于炮弹形锅炉、环保锅炉、暖风炉以及干燥炉,也可用做农村家用炉具、室外取暖或野外取暖等。
背景技术:
目前燃烧炉主要燃料以原煤为主,由于原煤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价格也在不断攀升,而且原煤在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不仅危害人类健康而且污染环境。同时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物资生活的丰富多彩,工业垃圾、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废弃物,使其变废为宝,已经成为各国的一大难题。由于在常规燃烧炉上使用可燃废弃物作为燃料,燃烧效率低,不能满足所需的温度,而且会排出大量的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不符合环保要求,因此一直不能很好的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常规燃烧炉,以原煤作为燃料费用高、燃烧不充分及排出的有害物质污染环境以及利用可燃废弃物作为燃料,燃烧效率低,不能满足所需的温度,而且会排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环保节能无烟炉,它包括:炉体(1),在所述炉体(1)的炉壁上设有进料口(2)、排灰口(7)和出烟口(3),炉体(1)与带有鼓风机(10)的风盒(9)连接,在炉体(1)的炉壁上沿周线均匀分布着一组风道(4),风道(4)一端与风盒(9)相通;在所述每个风道(4)内设有一组风孔(5),所述风孔(5)与炉膛内相通。
本发明的特点:高效节能,无烟无尘环保。
通过炉体与带有鼓风机的风盒连接,将风力送入风道内,再经均匀分布于风道上的风孔吹向炉膛内,使炉膛内的供氧均匀、充分。使燃料借风机的风力,由外向内充分燃烧,其火苗稳定、温度高,基本达到了无烟无尘的效果;
在燃烧过程中无污染,不需附加污染治理装置;
由于利用废弃物作为主要燃料,即可变废为宝,同时又可解决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较高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可广泛应用于炮弹形锅炉、环保锅炉、暖风炉以及干燥炉,也可用做农村家用炉具、室外取暖或野外取暖等。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A剖示图。
图3是图1B-B剖示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A-A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2、图3及图4,环保节能无烟炉,它包括:炉体1,在所述炉体1的炉壁上设有进料口2、排灰口7和出烟口3,炉体1与带有鼓风机10的风盒9连接,在炉体1的炉壁上沿周线均匀分布着一组风道4,风道4一端与风盒9相通;在所述每个风道4内设有一组风孔5,所述风孔5与炉膛内相通。
可将所述风道4沿炉壁周线均匀分布于炉壁外侧,在风道4外设有与炉体1形状相应的外罩8;也可将风道4沿炉壁周线均匀分布于炉壁内侧或将风道4沿炉壁周线均匀分布于炉壁内。所述风道4的横截面形状可采用三角形、半圆形、方形、T形、梯形或其他常用几何形状。风道4及风孔5的多少与炉膛大小成正比。
所述炉体1内设有与炉体1横截面形状相应的炉箅子6;炉体1的横截面形状可采用圆形、椭圆形、方形、多边形或其他常用几何形状。
工作原理:炉体与带有鼓风机的风盒相连接,将风力通过风盒送入风道内,再经均匀分布于风道上的风孔吹向炉膛内,使炉膛内的供氧均匀、充分。使燃料借风机的风力,由外向内充分燃烧,其火苗稳定、温度高,达到了无烟无尘的效果。
本发明的燃料可采用工业垃圾、白色垃圾、干燥的食物垃圾、废弃农作物、边角木料以及各种燃煤等,并且均能实现充分燃烧,达到无烟无尘的效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征可广泛应用于炮弹形锅炉、环保锅炉、暖风炉以及干燥炉等,也可用做农村家用炉具、室外取暖或野外取暖等。
本发明一般采用铁板制备炉体1,也可采用其他材料如砖砌等。风道4及风孔5的多少与炉膛大小有关,炉膛直径越大,风道4及风孔5数量相对越多,反之同理。例如:炉膛直径为400mm~600mm及高度为700~1200mm时,风道应为6~10个,每个风道内的风孔为7~12个,风孔大小为3~5mm。鼓风机采用170W~270W即可达到无烟无尘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朴学哲,未经朴学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26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碳二亚胺稳定剂的流动性聚酯
- 下一篇:稳定的聚合物巯基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