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爆炸合成纳米聚晶金刚石的方法及专用爆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12258.3 | 申请日: | 200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4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凯 |
主分类号: | B01J3/08 | 分类号: | B01J3/08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23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爆炸 合成 纳米 金刚石 方法 专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刚石的生产方法,尤其是一种适应于芯片抛光用的30~90nm聚晶金刚石的爆炸合成方法及专用爆炸装置。
背景技术:
金刚石以其“世界最硬”的特点而成为研磨、抛光的理想材料,因天然聚晶金刚石(Carbonado型)产量稀少、价格昂贵,因此现在普遍使用的都是人工制造的金刚石。目前,人工制造金刚石的方法只有静压法、爆轰法及爆炸法三种。静压法所生产的金刚石皆为单晶,粒径通常在40~200μm之间,适合制作普通金刚石砂轮和常用抛光磨料等;爆轰法所生产的金刚石亦为单晶,平均粒径非常小,通常在12nm左右,其商业干粉团聚粒度达2μm,即使采用改性剂和表面活性剂制成的悬浮液其最粗团聚粒度也有130~150nm,且悬浮液中的团聚粒度分布较宽,目前主要用作润滑剂使用;爆炸法所生产的金刚石是最接近天然carbonado金刚石的聚晶金刚石,适合做芯片、硬盘的研磨抛光之用。
目前,爆炸合成金刚石的方法是先将石墨粉置于模具内,在压力机下压成与爆炸装置中的飞片形状相一致的柱形(圆形或正方形或矩形)石墨压实体。为调整石墨压实体的密度,有的在石墨粉中加入铁、铜、钴等金属粉;还有的在加入金属粉的同时加入树脂等胶结材料,并通过低温(小于300℃)烧结除去树脂同时改善石墨压实体的密度。之后,将石墨压实体置于爆炸装置的飞片下方,并保证一定的距离(此距离即为架高)。引爆爆炸装置上方的雷管,使炸药柱爆炸,推动飞片以一定的飞行速度打击石墨压实体,在石墨粉末内部产生高温、高压,致使石墨瞬态相变。最后,回收散落的石墨灰,并对石墨灰筛选、冲洗以及用硝酸、硫酸等强酸和强氧化剂等化学制剂进行去金属和残余石墨处理,即得到所合成的金刚石。由于现有石墨压实体的密度通常均大于4g/cm3、架高不超过40mm、飞片厚度不超过4mm、飞片速度为3000m/s以下,且密度、架高、飞片厚度以及飞片速度没有很好的匹配,以至于迄今为止爆炸法所生产的金刚石的粒径至少在110nm以上,很难达到100nm以下。
另外,现有的爆炸装置都是设有炸药柱,在炸药柱的下面置有由高阻抗的金属制作的飞片,在炸药柱的上面有引爆雷管,在炸药柱的上端面上置有惰性块。由于其惰性块是置于炸药柱的外部且盖在整个炸药柱上,使飞片边缘前凸、中心内凹,增加了对石墨压实体中心的撞击力,使石墨压实体受力不均,金刚石产出率低。
随着集成电路的高密度化,芯片光刻线条则越来越细,对芯片的平整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化学机械抛光研磨技术已不能满足芯片的使用需要,人们急需粒径为30~90nm的芯片抛光材料。为此,有的是将静压法所生产的粗粒径金刚石进行粉碎再制成悬浮液,有的将爆轰法所生产的小粒径金刚石进行人工粘接与再分散,但是均存在着生产工艺复杂、又并非原始聚晶的Carbonado型金刚石的聚晶结构,抛光研磨时不具自锐性且容易发生划伤芯片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适应于芯片抛光用的30~90nm聚晶金刚石的爆炸合成方法及专用爆炸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爆炸合成纳米聚晶金刚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
a.制密度为3~4g/cm3的石墨压实体;
b.将石墨压实体置于飞片厚度为4.7~6mm的爆炸装置下方,架高为50~65mm;
c.引爆爆炸装置,飞片以3350~3640m/s的飞行速度撞击石墨压实体,使粉末压力p、粉末温度T为:
5×104Mpa≤p≤7.5×104Mpa,19000K≤T≤21500K;
d.回收石墨灰,对石墨灰筛选、冲洗、化学后处理。
所述爆炸装置药柱的爆速为7500~7950m/s。
一种爆炸合成纳米聚晶金刚石的爆炸装置,有炸药柱1,在炸药柱1的下面有飞片2,在炸药柱1的上面有引爆雷管3,在炸药柱1的内部上端居中置有惰性块4。
所述的惰性块4为倒置的台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凯,未经张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22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素凝胶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视壁挂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