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钢坯余热回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0705.1 | 申请日: | 200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8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马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春 |
主分类号: | F27D15/02 | 分类号: | F27D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1200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坯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行业技术领域,特别是针对铸钢厂生产出来的热钢坯余热回收技术而设计的一种装置。
背景技术:
在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今天,节能降耗将是今后发展的重点,特别是针对耗能大的工业企业尤为突出,目前在冶金行业的铸钢企业生产出来的热钢坯,除了极少数的大企业将生产出来的热钢坯直接送入均温炉均温后连续的轧制外,大多数企业由于没有配备轧制设备,只能将生产出来的热钢坯暴露在常温下冷却后运出,进而造成了大量的热能白白的浪费掉了,而均温炉也只是将热钢坯均温而已,并没有采取有效的热能回收措施,为了将这部分热能有效的回收起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钢坯余热回收装置,可以很有效的将其余热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在铸钢厂适当的位置,如在热钢坯的堆放处建有一座余热回收装置,该炉主要由输入滚道、推钢机、炉体、炉腔、承重轨道、循环水管路、高压容器和输出滚道构成。热钢坯由输入滚道传送到炉腔前的入口处,再由推钢机或链条式承重轨道将热钢坯送入炉腔内排放。该炉腔内主要有循环水管路贴在炉腔的上面和下面并固定,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炉体外部的高压容器和回水容器相连通,容器和容器之间也相连通,进而组成一个循环水管路,炉体主要由耐火保温材料构成。由于钢坯整齐的排放在炉腔内,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热能区,该热能区是:炉腔的输入端为高温区逐渐过渡到输出端为相对应的低温区,热钢坯在炉腔内通过充分的热量交换后由输出滚道输出。在炉腔内的循环水管路很长,将散发的热能充分的进行热交换,水由循环水的回水管路进入低温区,通过一段距离的预热后逐渐循环至高温区,再传送到高压容器内,最后进入回水容器及回水管路完成一次水的循环,从而源源不断的产生大量的蒸气和热水,可用于发电或供暖使用。
在炉腔内的循环水管路大致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S”形循环水管路,并可安装多条,还可以在管路上加装有翘片帮助更好的吸收热量;另一种为小腔体式连通方式,这样有利于减缓水在管路里面的流速,可以在炉腔内充分加热产生大量的蒸气供给高压容器,小腔体连通形式也可以设计成多条输出管道、回水管道与高压容器和回水容器相连通,以使更大功效的将热能传递给高压容器使用。
在炉腔内设有与输入、输出滚道相垂直并交汇的承重轨道或链条式承重轨道来承担钢坯的排放。
链条式承重轨道主要由主动齿轮通过链条带动被动齿轮转动,并且在链条运行轨迹的下面安有链条限位金属槽,限位金属槽通过混凝土或墙体支承固定,主动齿轮上配有动力装置。横截于炉腔前入口处的输入滚道具有升降的功能,当热钢坯由输入滚道运送到炉前时滚道下降脱离钢坯,由链条式承重轨道承载运至炉腔内,可升降的输入滚道,由一个凸轮轴结构可以完成,链条式承重轨道运载钢坯可省去推钢机并有不磨损钢坯的好处。如果是大型的连铸板坯还可以设计成传统的滚动轮形式承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将热钢坯的余热通过循环水管路转化成大量的蒸气和热水,可用于发电和供暖等需要。
附图说明: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实施例对该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热钢坯余热回收装置的整体斜视图。
附图2为热钢坯余热回收装置的俯视剖面图。
附图3为热钢坯余热回收装置的侧视剖面图。
附图4为热钢坯余热回收装置的炉顶俯视剖面图。
附图5为热钢坯余热回收装置的炉腔内小腔体连通形式俯视剖面图。
附图6为热钢坯余热回收装置的炉顶小腔体连通形式俯视剖面图。
附图7为链条式承重轨道热钢坯余热回收装置的侧视剖面图。
附图8为单个链条式承重轨道的截面图。
附图中:(1)输入滚道、(2)推钢机、(3)承重轨道、(4)“S”形循环水管路、(5)炉腔、(6)循环水管路的输出管道、(7)炉体、(8)高压容器、(9)高压容器开孔、(10)容器连通管、(11)回水容器、(12)循环水管路回水管道、(13)输出滚道、(14)小腔体循环水管路、(15)链条式承重轨道、(16)被动齿轮、(17)链条、(18)限位金属槽、(19)金属槽支承体、(20)主动齿轮、(21)凸轮轴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第一个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春,未经马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07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节点的电源管理方法
- 下一篇:踩踏式轨迹健身器及运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