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01485.6 | 申请日: | 200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2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喜;徐金柱;杨俊华;许嘉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7/00 | 分类号: | H02K37/00;H02K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小雯;李晓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达,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吸收组装间隙设计的步进马达。
背景技术
马达组装结构的刚性,对于马达运转时的震动、噪音及使用寿命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此乃肇因于马达的构件在批量生产时,无可避免都有公差的存在,若是设计上不加以防范,则会造成内部构件松动,影响马达作动精度、特性输出的稳定性及产品寿命等。
为了解决此一问题,请参照图1A所示,一种现有的马达1包括一下壳体11、一上壳体12、一转子13以及一定子14。下壳体11具有一凹部111,上壳体12具有一凸缘121,其与凹部111对应设置;上壳体12与下壳体11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15,以容置转子13及定子14。转子13与定子14对应设置,转子13具有一转轴131突出于上壳体12。续参照图1B,其显示图1A的部分放大图。如图1B所示,当下壳体11与上壳体12组装时,上壳体12的凸缘121将分别抵接下壳体11的凹部111及定子14的上端面。此时,马达1通过设置一吸收间隙材料M于凸缘121与定子14的上端面之间,以吸收凸缘121与定子14之间因公差所产生的间隙。最后,再以密封材料S包覆凸缘121与凹部111的连结处,以完成马达1的组装,避免粉尘或异物进入马达1内部。
然而,马达1通过吸收间隙材料M吸收组装间隙,需考虑马达外壳结构的需求以选用不同材质,例如橡胶、硅胶、塑料或铁片等;亦或外形及厚度确因素考虑,例如圆形、方形或其它形状等。不但增加制作工艺组装的变量,更造成材料及组装成本的浪费。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马达能够吸收组装间隙以确保组装的密合性,提高马达的可靠度与使用寿命,减少组装程序及降低材料成本,已成为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能够吸收组装间隙以确保组装的密合性,提高马达的可靠度与使用寿命,减少组装程序及降低材料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马达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一转子以及一定子。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连结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第二壳体邻近于连结处具有一凸缘。转子系具有一转轴突出于第二壳体,并容置于容置空间内。定子与转子对应设置,并容置于容置空间内。其中,凸缘设置至少一突出部,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结时,突出部顶抵定子而产生形变,使第一壳体与凸缘密合。
承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马达通过一凸缘邻近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连结处,并于凸缘上设置至少一突出部,使该等壳体连结时,突出部顶抵定子而产生形变,使马达的壳体达到密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不需额外的吸收间隙材料,通过马达壳体连接处的结构设计,即能够消除组装变异,确保马达壳体组装后的密合性,防止异物或灰尘进入马达内部,维持马达作动精度及特性输出的稳定性,进而提高马达的可靠度与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A为一种现有的马达的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部分放大图;
图2A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马达的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部分放大图;
图3A及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马达的第二壳体的底视图以及第一壳体的上视图;
图4A及图4B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马达的第二壳体以及第一壳体的上视图;
图5A为图3A的第二壳体沿着线段A-A及图3B沿着线段B-B的剖视图;以及
图5B为图4A的第二壳体沿着线段A-A及图4B沿着线段B-B的剖视图。
元件符号说明:
1、2 马达 111、211 凹部
11 下壳体 121、221 凸缘
12 上壳体 231 转轴
13、23 转子 241 凸部
14、24 定子 221a 第一端部
15、25 容置空间 221b 第二端部
21 第一壳体 221c、221d 突出部
22 第二壳体 M 吸收间隙材料
A-A、B-B 线段 S 密封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14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