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弯曲热管与散热鳍片的串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01230.X | 申请日: | 200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6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鸿;许建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鈤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朦;方挺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曲 热管 散热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的制法,特别涉及一种热管穿设散热鳍片的串接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将热管应用于电子产品的散热装置中,主要使热管的一端与电子发热组件作热传连接,而另一端则穿设有多个散热鳍片。由此,通过热管的高热传导能力使电子发热组件所产生的热量可通过热管而被传递至各散热鳍片上,以逐一排热、降温。同时,对于各散热鳍片间所囤积的热量,也可配合散热风扇以快速将热量驱离,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同时,随着散热装置多样化的组装形态,在现有的“散热装置”中,使热管呈弯曲状后,再在热管上环设有多个呈放射状排列的散热鳍片。如此的组装形态,有别于传统热管皆以直杆状直接穿入各散热鳍片的串接方式,通过此种不同于以往的组装形态,使该散热装置可在对应的场合上发挥其所欲达到的散热效能。
然而,这种现有技术中的散热装置所揭露的弯曲热管与散热鳍片的接合技术,仅在各散热鳍片边缘处凹入供热管服贴的半弧形缺口后,再使弯曲状的热管贴附在各散热鳍片的缺口上,因而使得热管并非完整穿入各散热鳍片内,以致热管表面约有一半的表面积未与各散热鳍片作接触,因而无法有效利用各散热鳍片来帮助热管进行散热。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为改善并解决上述的缺陷,经过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弯曲热管与散热鳍片的串接方法,在热管上形成弯曲段后,再将各散热鳍片一一穿接在该弯曲段上,以使各散热鳍片可在热管上形成环状排列,同时热管外壁面也能较完整地与各散热鳍片作接触,以帮助热管进行散热。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弯曲热管与散热鳍片的串接方法,其步骤如下:
a)准备热管与多个具有穿孔的散热鳍片,而该热管具有弯曲段,且所述弯曲段在其各部位的弯曲曲率实质相同;
b)将所述弯曲段的弯曲中心点至各该散热鳍片的穿孔中心位置间的距离,实质等于所述弯曲段的弯曲曲率半径;
c)再将所述弯曲段根据其弯曲中心点作旋转,以穿入各该散热鳍片的穿孔内;
d)重复上述步骤b)至步骤c),以将各散热鳍片依序穿入该热管的弯曲段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弯曲热管串接散热鳍片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弯曲热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散热鳍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散热鳍片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配合治具进行穿设作业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配合治具进行穿设作业的动作示意图(二);
图7为重复图5至图6后的完成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热管1 弯曲段10
末端100 交界部101
散热鳍片2 环墙20
穿孔21 治具3
工作台30 通孔300
曲柄3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定。
图1为本发明弯曲热管串接散热鳍片的俯视图。本发明提供一种弯曲热管与散热鳍片的串接方法,其主要使穿置在热管1上的多个散热鳍片2可通过弯曲形态的热管1而使串接在其上的各散热鳍片2呈环状排列。
如图2及图3所示,首先,准备至少一个热管1与多个散热鳍片2,其中的热管1通过弯曲加工而形成有弯曲段10,该弯曲段10通常为热管1在进行热传作用时的冷凝部位,用以进一步穿接散热鳍片2。同时,如图5所示,该弯曲段10主要以其末端100绕中心点o弯曲成型,并在该弯曲段10与热管1直管管身相接处形成交界部101,至于弯曲半径r则可视实际各散热鳍片2所欲展开的环列曲率作相对应的配合。换言之,该弯曲段10在各部位的弯曲曲率是一致的。
承上所述,在各散热鳍片2上则冲制或抽拉而形成有环墙20,以由环墙20内所形成的穿孔21供热管1的弯所段10穿入。且各散热鳍片2上所形成的环墙20数量根据所要穿入的热管1数量而定。
此外,如图3及图4所示,为使热管1的弯曲段10可更容易穿入各散热鳍片2的环墙20,各散热鳍片2的环墙20在冲制或抽拉成型时,也可使各环墙20内壁配合热管1的弯曲段10的曲率而形成相对应的弧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鈤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鈤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12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路由查表系统、三态内容寻址存储器和网络处理器
- 下一篇:强力清洗补水座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