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整互感效应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00458.7 | 申请日: | 200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0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牛嶋昌和;张君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耀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9/08 | 分类号: | H01F29/08;H01F30/04;H01F2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昭林;崔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整 互感 效应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整互感效应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变压器线圈的调整互感效应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器多需要借由冷阴极萤光管(Cold CathodeFluorescent Lamp,CCFL)来作为主要光源,因为点亮此类灯管必须使用高电压,所以会利用换流器所组成的换流电路来达成点灯动作,换流电路采用换流变压器来作为升压元件,其中又可区分为一个换流变压器驱动一支灯管的一对一方式,以及一个换流变压器驱动两支灯管的一对多方式,若以32英寸的液晶显示器为例,目前必须使用16支灯管来提供背光源,此时如果采用一对一的点灯方式,则势必需要16个换流变压器来驱动,又当液晶面板的尺寸增加时,所需的灯管数目也需要增加,可想而知换流变压器的数量也有增无减,而为了降低换流变压器的数量以节省成本,未来使用一对多方式来进行点灯就成为主要趋势。
如图1所示,为目前一对多的变压器的第一种型态,该变压器100包括一个绕线轴10及一个与该绕线轴10相结合的铁心组11,该绕线轴10上可分别卷绕一组初级线圈101及两组分别与该初级线圈101耦合的次级线圈102,该铁心组11是由一个穿设于该绕线轴10内部的长条铁心111及两个E形铁心112所组成,各个次级线圈102的一端可连接于一支灯管而另一端接地,如图2所示,各个初级线圈101分别与所述次级线圈102同时产生耦合效应,又因各个所述次级线圈102同时感应初级线圈101的激磁磁通,且在相同的主磁路上,所以所述次级线圈102本身的反射磁场会分别与对方产生互感效应,如果所述次级线圈102与所述初级线圈101之间的耦合K非常高,则等效电路如图3所示,进一步转换成图4来表示则实际输出情形将等效形成一种并联负载,也就是输出电流(I)等于两个负载电流(I1、I2)的和(I=I1+I2),又因各灯管的阻抗不同,分流效应使得流经各灯管电流也不相同,加上所述次级线圈102的互感效应影响,以致于使得两个输出电压产生互相抵消或放大等情形发生,导致无法让个别灯管负载电流均等而维持稳定的亮度。
如图5所示,为目前一对多的变压器的第二种型态,该变压器200包括两个绕线轴20及一个与所述绕线轴20相结合的两个U形铁心21,所述绕线轴20的其中一者组合于该U形铁心21的一侧,并卷绕一组初级线圈201,而另一者对应于前者组合于该U形铁心21的另一侧,并卷绕两组次级线圈202,该初级线圈201与所述次级线圈202同时产生耦合效应,所述次级线圈202的两端可分别连接于一支灯管(如图6所示),然而,所述次级线圈202的距离还是相当近,无法避免两者202间有互感产生,如果两个次级线圈202与该初级线圈201之间的耦合K非常高,则等效电路如图7所示,进一步转换成图8来表示则实际输出情形将等效成一种两个输出端各串联一组并联负载的方式,也就是输出电流(I)等于两个负载电流(I1+I2及I3+I4)的和(I=I1+I2=I3+I4),又因各灯管的阻抗不同,分流效应使得流经各灯管电流也不相同,加上所述次级线圈202的互感效应影响,以致于使得两个输出电压产生互相抵消或放大等情形发生,则同样会有与第一种型态的缺点产生,也就是导致无法让个别灯管负载电流均等而维持稳定的亮度,综合上述先前技术可知,所述初级线圈101、201与所述次级线圈102、202的耦合K不可过高,否则输出会等效成并联负载,于是将造成所述次级线圈102、202的输出电流平均效果不佳,但是如果降低耦合K,则所述次级线圈102、202的漏电流又会变大,将导致所述次级线圈102、202无法有效地提供电力供给灯管,所以实际上提供适当的耦合K就可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耀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耀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04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的资源保留
- 下一篇:用于冷却外部区域的便携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