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炉灶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56400.8 | 申请日: | 200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7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本特·埃比森;汉斯-奥罗夫·安德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多米蒂克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26 | 分类号: | A47J36/26;F24C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灶 | ||
1.一种炉灶(1),所述炉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由燃料产生火焰的燃烧 器(3),该燃烧器具有用于将炊具(12)以一定间距保持在该燃烧器上方的炊 具架(6),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3)和所述炊具(12)之间的间距是如此 大小的,即,当所述炉灶(1)的效率为40%-65%时,废气中的平均一氧 化碳浓度为20ppm-100ppm,其中,所述炊具架(6)具有至少一个间隔 器(9)并且至少一个间隔器(9)在其底侧(10)具有呈缺口(20)形式的固定 可能性,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器借助所述缺口固定在炉灶外壳(2)上,其中, 所述的缺口(20)结束于间隔器(9)内表面前方附近,从而构成锁止凸 起(21),以锁止到所述炉灶外壳(2)的一个保持部(2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3)是用于 无压地产生火焰的燃烧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3) 是醇燃烧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3)是液体 燃料燃烧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3)是燃烧 管(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灶外壳(2) 在其顶侧具有灶面(5),所述燃烧器(3)设置在所述灶面中,其中,所述燃 烧器(3)通向所述灶面(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3)和所述 炊具(12)之间的间距为30毫米至80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灶(1)具有设置 在所述灶面(5)上的用于保护火焰不受侧风影响的挡风装置(7),其中,所 述挡风装置(7)在其朝向所述燃烧器(3)的下侧区域具有送新风口(16), 而在其朝向所述炊具(12)的上侧区域具有废气出口(17),并且在所述送新 风口(16)和所述废气出口(17)之间具有尽可能高的侧壁(8),以便在火焰区 域内产生显著的烟囱效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装置(7)和所 述炊具架(6)是一个共同的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装置(7)具 有呈完整壁形式的环形板,作为侧壁(8)。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炊具架 (6)具有三个间隔器(9),这些间隔器与挡风装置(7)的侧壁(8)焊接在 一起,借助这些间隔器使得所述挡风装置的侧壁(8)与所述炉灶外壳(2) 的顶侧保持预定间距(18),其中,在所述侧壁(8)和所述炉灶外壳(2) 的顶侧之间如此形成的间隙构成了所述送新风口(16)。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炊具架(6)的这 些间隔器(9)是如此长地构成的,即,炊具(12)可以安放在这些间隔器的上 端面(11)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炊具架(6)的 这些间隔器(9)是如此长地构成的,即,这些间隔器超出所述侧壁(8),其 中,在所述炊具(12)的底面和所述侧壁(8)之间如此形成的间隙构成了所述 废气出口(17)。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炉灶,其特征在于,这些间隔器(9) 呈平整支承板的形式,这些间隔器沿径向向内取向并且被固定在圆环形 的所述侧壁(8)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炉灶,其特征在于,这些间隔器(9)分别 具有至少一个靠近底面的槽口(25)或者开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炉灶,其特征在于,这些间隔器(9)的宽 度沿其高度尽量保持不变。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炉灶,其特征在于,这些间隔器(9)的宽 度从燃烧器侧朝向炊具侧是减小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多米蒂克股份公司,未经多米蒂克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640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灸针的包装容器
- 下一篇:折叠式电子装置及其枢转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