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语音编码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52405.3 | 申请日: | 2006-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6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I·约翰逊;J·斯维德伯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9/14 | 分类号: | G10L19/14;H04L12/5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永利;王丹昕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系统 用于 语音 编码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使用基于帧的合成分析语音编解码器对语音信号进行编码的方法, 所述编码由编码器状态来表征,其中执行所述编码的第一通信设备与至少第二 通信设备处于语音通信会话中、或者处于建立语音通信会话的过程中,所述第 二通信设备使用基于帧的合成分析语音编解码器来解码接收到的语音数据,所 述解码由解码器状态来表征,其中在所述解码中差错隐藏单元算法被用来在所 述解码中隐藏丢失的语音帧,以及所述差错隐藏单元算法影响所述解码器状态,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语音帧是否应该被故意地丢弃,以及如果语音帧被丢弃,
-通过在所述编码中使用差错隐藏单元算法来更新所述编码器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方法,其中,编码器的差错隐藏单元算法的 特性与解码器的差错隐藏单元算法的特性类似以使编码器状态与解码器状态相 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码方法,包括在通信建立时要采取的初始步骤, 用于确保编码器的差错隐藏单元算法与解码器的差错隐藏单元算法相同(305), 这是通过把包括差错隐藏单元算法的标识和/或配置参数的标识的消息从所述第 一通信设备(105)传送到所述第二通信设备(110)来实现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编码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将与语音帧相关联的语音信号或者语音信号的表示和与至少一个先前语 音帧相关联的语音信号或者语音信号的表示进行比较(310);
-基于所述比较的结果来确定语音帧是否应该被丢弃(315);
-如果语音帧被丢弃,则根据差错隐藏单元算法的结果来更新所述编码器状 态(3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码方法,其中,比较步骤(310)替换为比较 差错隐藏单元算法的合成与编码器的合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码方法,其中,如果在所述比较步骤(310) 中确定语音帧可以被丢弃,则激活差错隐藏单元算法。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编码方法,其中,在确定语音帧是 否可以被丢弃的步骤中,所述确定进一步基于外部控制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编码方法,其中,所述外部控制参数包括通信会 话当前需要的传输速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编码方法,其中,所述外部控制参数包括对在所 述第一和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传输状况的质量测量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编码方法,其中,所述外部控制参数包括在由 所述第一和第二通信设备所使用的通信系统中的拥塞的指示。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编码方法,其中,在所述确定步骤中,如果与 先前语音帧的差值低于阈值,则丢弃语音帧,并且所述外部控制参数影响所述 阈值。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编码方法,其中,所述差错隐藏单元算法提供 更新所述编码器状态的下列编解码器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合成滤波器系数、自 适应码本(ACB)滞后值、自适应码本增益值、固定码本或固定码本增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编码方法,其中,由所述差错隐藏单元算法或 编码算法所提供的至少一个所述编解码器参数,作为在至少一个话音数据分组 中的辅助信息被传送到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解码器。
14.一种用于提供基于帧的合成分析语音编码的编码装置(120),其特征 在于包括:
-编码器(125),其适于基于其编码器状态来对输入语音信号执行基于帧的 合成分析语音编码,
-判定装置(735),其适于将语音帧与先前语音帧进行比较,以便确定语音 帧是否可以被故意地丢弃,以及
-差错隐藏单元装置(740),其与所述编码器(125)和所述判定装置(735) 相关,并且适于计算更新所述编码器状态的至少一个参数,以及如果所述判定 装置(735)已经确定要丢弃语音帧,就把该参数提供给所述编码器(1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24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