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声顺调节器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51837.2 | 申请日: | 2006-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6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A·埃德格伦;M·米默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26 | 分类号: | H04R1/26;H04R1/28;H04R1/24;H04M1/0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舒;谭祐祥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器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被配置成工作在某些条件下的第一扬声器的扬声器 设备。第二扬声器被声耦合到第一扬声器,与第一扬声器同相地被激励, 由此调节第一扬声器的声顺(compliance)。本发明在第一扬声器是小尺寸 耳机扬声器时是特别适用的,在这种情形下失真往往是一个问题,对于较 小的扬声器尺寸,失真增加。
背景
便携式通信终端,例如移动电话,典型地包括至少一个适于握住贴近 用户的耳朵的扬声器或换能器,用于在与远端方进行语音通信期间提供声 音。因此这样的扬声器,在这里被称为耳机扬声器,被配置成与外耳保持 在扬声器的输出上时由外耳所形成的空腔提供的声顺相配合。在一般性的 便携式设备且具体地是移动电话中间的总趋势是小型化。围绕电池、天线、 和电子设备的制造的技术在最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使得有可能提供口袋 大小的、性能不断提高的移动电话。然而,在某个点将有相对立的利益: 因为终端应当尽可能小,而同时却具有吸引人的用户接口。所以显示技术 的进步对于移动电话设计有很大的影响,今天所有的主要的移动电话制造 商提供具有高性能多彩色显示器的终端。所以,随着显示器变得越来越大 以及希望得到总体紧凑的终端,必须查看终端的布局。
移动电话的音频接口包括话筒和扬声器。然而,这些元件不提供视觉 利益,所以它们应当尽可能小。对于扬声器,这是一个问题,因为扬声器 的直径或面积越小,声顺就越高,而具有高声顺振膜(membrane)的扬声 器比起低声顺振膜,其失真更大。
现代移动电话应当能够产生两种类型的声信号:在电话工作模式下的 低电平电话型信号,即,典型地是所述便携式通信设备的用户正在与其进 行通信的人的话音,以及在报警工作模式下的高电平报警型信号。为了产 生这两种不同电平的声输出信号,传统上已使用两种不同的换能器。然而, 由于在多音的(polyphonic)振铃信号方面报警信号的再现要求已经提升, 以及由于移动电话小尺寸的重要性增加,所以已经提出了只包含一个扬声 器的移动电话。为了产生两种电平的声信号,同一个换能器用两种不同的 电信号电平激励。另外,在电话模式下,移动电话典型地被握靠在用户的 耳朵上,而在报警模式下,移动电话典型地被放置成使得扬声器可以把声 信号发送到自由空域。在电话模式下与在报警模式下相比,扬声器所面对 的这种差别意味着移动电话经历两种不同的声阻抗情形。
公布为WO 01/33904的国际申请给出使得这样的阻抗差值最小化的一 个尝试,这是通过在包含扬声器的外壳上引入各种开口(opening),以 便得到一种所谓的“容许泄漏”的系统,即,容许在用户的耳朵与被设计成 握靠在所述用户的耳朵上的电话面之间的空气泄漏。然而,这种方法引起 失真,无论是当换能器在报警模式下被驱动时,还是当它被使用于电话模 式时。这主要是由于阻抗失配造成的,并且为了达到在报警和电话模式下 实质上无失真的性能,使用户对电话性能的影响最小化的方法不合适。而 且,容许泄漏的解决方案相比较而言适用于低声顺扬声器,但随着扬声器 的尺寸减小,声顺会增加。在扬声器的正面和背面之间引入孔洞(hole), 也会由于振膜的更高的声负载而增加系统的谐波失真。
发明概要
因此,在紧凑的扬声器设备的技术中有改进的余地。更具体地,本发 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或缓和小直径耳机扬声器中的失真的问题。
也与紧凑移动电话的小型化有关的一个问题涉及到移动电话的声学 特性的人工测试。在生产时,电话的声学特性典型地通过使用某种人工耳 -或具有更适当的名称耦合器-来模拟人耳的声阻抗而被测试。耦合器以 与真实的人耳将采用的相同的方式、通过特定的密封被加在输出孔径 (aperture)上。扬声器然后经受宽带刺激或具有变化的频率的离散正弦 声调(tone)。收容在人工耳耦合器内的话筒传递该系统的输出。这个输 出的傅立叶变换被称为频率响应,以及按照现有的技术规范被评估。然而, 对于小尺寸的耳机扬声器而言,输出孔径往往被安放在电话外壳边缘处或 非常接近于该边缘。由于这种设计的结果,当使用时,这样的扬声器输出 孔径典型地没有被用户的耳朵紧密地覆盖。所以刺激真实用户耳朵的耦合 器也不应当紧密地啮合在输出孔径周围。这样的安排的问题在于,背景噪 声可能扰乱频率响应的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18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