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载波间干涉去除装置及使用其的接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48436.1 | 申请日: | 200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1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中原秀树;松村喜修;大内干博;谷口友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J11/00 | 分类号: | H04J11/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谦;胡建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波 干涉 去除 装置 使用 接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移动体通信领域中减轻多载波信号接收时的载波间干涉 的载波间干涉去除装置,特别涉及改善传送特性的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以地面数字广播为代表,在IEEE802.11a这样的各种数字通信 中,广泛采用正交频分复用方式(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作为传送方式。OFDM通过相互正交的子载波将多个窄频带 数字调制信号频率多路复用,是频率利用效率良好的传送方式。进而,在 OFDM中,一个符号期间包括有效符号期间和保护间隔期间,在符号内为 了具有周期性而将上述有效符号期间的信号的一部分向保护间隔期间复 制,所以能够减轻因多载波干涉产生的符号间干涉的影响,从而对于多载 波干涉也具有良好的耐性。
但是,由于OFDM与宽频带数字调制信号相比1个符号长度较长,所 以对于在移动接收等中发生的传播路径的衰减环境下的时间变动的耐性变 低。进而,在衰减环境下,不仅发生起因于多载波干涉带来的延迟分散的 接收信号振幅的时间变动,还发生称作多普勒频移的频率变动。由于该多 普勒频移,各个子载波的正交关系受到破坏而发生相互干涉,结果难以正 确地解调。这样的子载波彼此相互干涉的情况称作载波间干涉(ICI: 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抑制该ICI带来的通信品质的劣化成为关键所在。
近年来,提出了一些用来改善ICI带来的劣化的方法。其中之一有非 专利文献3所示的方法。
图40是表示在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ICI去除部的结构的框图。
传送路径特性推定部4001根据FFT(傅立叶变换)处理后的信号(表 示为Y)推定传送路径特性,暂时均衡部4002通过用FFT后的信号除以传 送路径特性来暂时推定发送信号(表示为X~(s)。S表示当前的符号编号)。
另一方面,传送路径特性一次微分计算部4003通过推定的传送路径特 性由式1对各载波计算当前符号的前后符号的传送路径特性之间的差,来 计算传送路径特性H(s)的一次微分(表示为H’(s)),并向乘法部4004输出。
H’(s)=(H(s+1)-H(s-1))/(2·Ts)……(式1)
在式1中,Ts表示OFDM符号长度。
然后,乘法部4004利用暂时均衡后的信号X~(s)、传送路径特性的一 次微分值H’(s)和常数矩阵Ξ,通过式2的运算推定ICI成分K(s)。
K(s)=Ξdiag(H’(s))X~(s)……(式2)
这里,Ξ用式3、4表示。
[数式1]
…(式3)
[数式2]
在本说明书中,diag(An(s))的表述表示下述N行×N列的方矩阵 (n=0、……、N-1)。其中,n是载波编号,N是所有载波数。
[数式3]
接着,减法部1005从FFT后的信号Y中通过减法将使用式2推定的 ICI成分去除。
非专利文献1:ARIB STD-B31
非专利文献2:IEEE Std 802.11a-1999
非专利文献3:Karsten Schmidt等,“Low Complexity Inter-Carrier Inerference Compensation for Mobile Reception of DVB-H”9th International OFDM-Workshop 2004,Dresden.(P72~76、图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84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