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32269.1 | 申请日: | 200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8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厄尔·赫多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佛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27/00 | 分类号: | F28F27/00;F28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宇;谢强 |
地址: | 丹麦*** | 国省代码: | 丹麦;DK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壳体的换热器,该壳体具有初级入口连接器、初级出口连接器、次级入口连接器和次级出口连接器,其中在初级入口连接器和初级出口连接器之间布置了初级侧的初级流动路径,且在次级入口连接器和次级出口连接器之间布置了次级侧的次级流动路径,其中初级流动路径与次级流动路径导热地连接,且该换热器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初级流动路径和次级流动路径内的控制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此类的换热器例如从EP 608 195 B1中已知。在已知的换热器的壳体内集成有温度传感器,且不仅测量了初级流动路径内的温度,而且测量了次级流动路径内的温度。在此温度传感器位于柱形管内且与壳体外的阀连接。
换热器用于将热能从初级介质传递到次级介质而不使两种介质混合。在此,例如第一介质是远程供热系统的水且第二介质是具有饮用水质的水。也可以有至少一个介质是气体。为降低换热器的尺寸,将换热器运行所需的例如传感器的控制辅助装置集成在换热器内。然而因此在换热器内部出现了薄弱点。如果在换热器内集成了同时布置在两个相互分开的流动路径内的传感器,则在从一个流动路径穿透到另一个流动路径处出现了接口。因此存在两个介质相互发生接触且不希望地混合的可能性。这例如在接口不密封时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在结构上改进换热器。
在本文开头所述的类型的换热器中,通过将控制辅助装置导引通过布置在初级流动路径和次级流动路径之间的空隙而解决此技术问题。
通过使初级流动路径和次级流动路径各自邻接所述空隙,将初级流动路径和次级流动路径之间的过渡区域且因此将它们之间的接口相互隔离。该空隙位于换热器的初级侧和次级侧之间。这至少适用于其处将控制辅助装置布置在初级流动路径和次级流动路径内的换热器的部分。在换热器的此部分内,初级流动路径和次级流动路径相互间隔开。此外控制辅助装置被导引通过空隙且因此同时布置在三个区域内,即布置在空隙内和空隙左侧和右侧的区域内。控制辅助装置在此例如用于控制或调节换热器且例如机械地或热学地起作用。也可以考虑引向换热器内的装置的电缆。如果在初级流动路径和空隙之间的密封件或在次级流动路径和空隙之间的密封件不密封,则空隙用作泄漏的接收位置。因此,在限定的位置处接收了不希望地离开了初级流动路径和次级流动路径的流体。以此方式,避免了对换热器的更大的损害。通过空隙也保证初级流体与次级流体不相互接触。即不可能使得初级流动路径和空隙之间的接口和次级流动路径和空隙之间的接口同时不密封。通过在空隙内对泄漏的接收可能性使得换热器的运行更安全且更可靠。在空隙内例如布置了监测传感器,它确定了流体进入到空隙内。此外可以引入另外的措施来防止更大的泄漏,例如将流入和流出管道阻塞。
特别地优选的是使空隙与壳体的环境连接。以此方式空隙可以具有小的体积。空隙的体积则可以仅设置为用于小量的泄漏,因为在故障情况中可以将流体进一步向外引导。换热器由于空隙基本上不大于无此空隙的换热器。如果流体侵入空隙,则流体可以由于其热量且通过相邻的被加热的初级侧和次级侧而蒸发。例如当初级管道内的流体升高到规定的温度以上时发生泄漏。流体随后由于升高的温度而膨胀且需要更大的空间。在薄弱点,例如在密封件处流体试图外溢。通过布置空隙为流体给出了额定破裂位置。空隙接收了流体,且同时将由于流体导致的过压卸压。通过空隙与壳体的环境的连接,空隙对换热器的剩余部分减载,使得过压可卸放。虽然有一些流体损失,但不再存在使换热器的其它区域承受压力升高的风险。
优选地,空隙至少部分地由壳体限定边界。壳体因此至少包围了初级流动路径的一部分和次级流动路径的一部分和空隙。空隙例如可以使其不由壳体形成的另一侧通过初级流动路径和次级流动路径的壁限制。因此空隙的准备无大量的材料花费。
特别地有利的是空隙至少具有布置在壳体内的开口。空隙因此直接与壳体相邻且具有至少一个开口,该开口将空隙向外与环境连接。因此不需要妨碍了泄漏的流体的流出或蒸发的通道。
优选的是控制辅助装置是第一阀的第一阀推杆。第一阀因此是装入式阀,因为它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换热器内部。以此方式实现了紧凑的换热器构造。第一阀推杆在此至少在其操作位置上同时布置在初级流动路径以及次级流动路径以及空隙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佛斯公司,未经丹佛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22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