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密封两个可彼此相对扭转的部件的元件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32187.7 | 申请日: | 200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8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埃里希·鲁斯;弗兰克·胡贝图斯;赫尔曼·维拉切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IMO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0 | 分类号: | F16J15/00;F16C33/78;F16J15/32;F16C19/16;F16J15/5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郑立;林月俊 |
地址: | 德国格雷***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密封 两个 彼此 相对 扭转 部件 元件 | ||
1.用于密封两个可彼此相对扭转的部件(2、3)的元件(10;10′),具有至少一个由弹性材料,优选地由持久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一密封圈(11),所述第一密封圈固定在所述两个可彼此相对扭转的部件(2、3)的一个上,并具有至少一个密封唇(2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二密封圈(12),所述第二密封圈固定在所述可彼此相对扭转的部件(2、3)的另一个上,并支承沿其圆周连续延伸的由另一种材料制成的带(19),所述第一密封圈(11)的至少一个密封唇(21)紧贴在所述带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12)的材料具有高于由其支承的带(19)的电阻率ρ。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12)的材料具有高于103Ωm,尤其是高于106Ωm的电阻率ρ。
4.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带(19)由金属制成,尤其是由贵金属或者精炼金属,例如优质钢,制成。
5.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带(19)的材料具有低于所述第二密封圈(12)本身的摩擦系数μ。
6.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带(19)的、作为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11)的密封唇(21)的接触面使用的表面区(20)被平整,例如被抛光。
7.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带(19)的、作为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11)的密封唇(21)的接触面使用的表面区(20)大致为旋转面,尤其是圆柱体外壳面。
8.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绕带(19)构成为封闭的圈。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绕带(19)具有恒定的横截面。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带(19)具有大致矩形的横截面。
11.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绕带(19)这样固定在所述第二密封圈(12)上,使得不会形成与所述两个可彼此相对扭转的部件(2、3)的任何一个的接触。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绕带(19)容纳在所述第二密封圈(12)的旋转的槽形凹处(18)内。
1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12)内容纳所述环绕带(19)的所述凹槽(18)的深度小于装入其里面的所述带(19)的相应高度。
14.按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12)内容纳所述环绕带(19)的所述凹槽(18)的底部与可扭转部件(3)的那个其上固定所述第二密封圈(12)的表面区(15)大致平行分布。
15.按权利要求12至14之一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连接片(17)或者类似部件在所述第二密封圈(12)的横截面的与所述凹槽(18)相对的圆周区上成型,所述连接片或者类似部件为了锚固所述第二密封圈(12)而装入所述可扭转部件(3)相关表面区(15)中的大致互补的槽形凹处(16)内。
16.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17)在所述密封圈(12)与所述凹槽(18)相对的横截面区上具有横截面上凸起的,优选地波浪形、齿形、锯齿形、钩形或者倒钩形的凸起部。
17.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密封唇(28)在所述第二密封圈(12)的至少一个环绕的表面区上成型。
18.按权利要求17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12)的至少一个密封唇(32)紧贴在所述可相对扭转的部件的表面区(33)上。
19.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12)的至少一个环绕的表面区构成为用于另一个密封唇(31)的接触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MO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IMO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218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