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劣化判定方法、二次电池劣化判定装置、及电源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29839.1 | 申请日: | 2006-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3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 发明(设计)人: | 岩根典靖;木村贵史;藤村幸司;渡边勇一;佐藤敏幸;岩花史和;饭岛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判定 方法 装置 电源 系统 | ||
1.一种蓄电池的劣化状态及充电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蓄电池的电压或电流的测定,由充电状态量计算单元来求出所述蓄电池的充电状态量,根据所述充电状态量,由劣化状态量计算单元来求出所述蓄电池的劣化状态量,然后,
以一次或两次以上的规定的重复次数进行下述处理,即,根据由所述劣化状态量计算单元求得的最初期的所述劣化状态量,由所述充电状态量计算单元求出所述蓄电池的充电状态量,根据由所述充电状态量计算单元求得的最初期的所述充电状态量,由所述充电劣化状态量计算单元求出所述蓄电池的劣化状态量,
将最后求得的所述劣化状态量作为劣化状态量输出值进行输出,将最后求得的所述充电状态量作为充电状态量输出值进行输出,
将所述劣化状态量输出值存储到存储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的劣化状态及充电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状态量输出值也存储在存储器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池的劣化状态及充电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的重复次数是能够求出收敛到规定范围内的所述劣化状态量的次数。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的劣化状态及充电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充电状态量计算单元最初求得的所述充电状态量是根据预先设定的初始值或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前一次的所述劣化状态输出值中的某一个进行补正而求得的值。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的劣化状态及充电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劣化状态量计算单元通过根据所述充电状态量对所述蓄电池的内部阻抗的测定值进行补正来求出所述劣化状态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电池的劣化状态及充电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蓄电池的测定时温度下的值,将所述内部阻抗的所述测定值补正为规定温度下的值。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的劣化状态及充电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状态量计算单元将所述蓄电池的开环电压的测定值、或根据初始值或最新的所述劣化状态量对该测定值补正后得到的值代入函数来求出所述充电状态量。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的劣化状态及充电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状态量计算单元根据所述蓄电池的放电电流或充电电流求充电状态量变化量,并根据最新的所述劣化状态量来计算将该充电状态量变化量加到最初期的所述充电状态量上而求得的值。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的劣化状态及充电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求出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了三次以上的所述劣化状态量输出值相对于存储次数的变化斜率,
当所述存储次数中最新的所述劣化状态量输出值在容许范围内时,将所述劣化状态量输出值确定为真值,另一方面,当所述存储次数中最新的所述劣化状态量输出值不在容许范围内时,从所述存储器中消除所述最新的所述劣化状态量输出值,然后再次测定以及/或者计算而求出所述充电状态量输出值和所述劣化状态量输出值。
10.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的劣化状态及充电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求出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了三次以上的所述劣化状态量输出值相对于存储次数的变化斜率,
当所述存储次数中最新的所述劣化状态量输出值不在所述容许范围内时,发出异常警告。
11.一种蓄电池的劣化状态及充电状态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状态量计算单元,其最初根据蓄电池的电压或电流的测定,初次以后根据所述蓄电池的劣化状态量,以两次以上的规定次数重复计算蓄电池的充电状态量,并将最终计算的结果作为充电状态量输出值进行输出;
劣化状态量计算单元,其在所述充电状态量计算单元的每次计算时,都根据所述充电状态量计算所述蓄电池的所述劣化状态量,并将最终计算的结果作为劣化状态量输出值进行输出;以及
存储器,其存储多个通过重复所述规定次数的处理而最后求得的所述劣化状态量输出值和所述充电状态量输出值中的至少所述劣化状态量输出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983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