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上下铸型的造型方法及造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29546.3 | 申请日: | 2006-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2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平田实;波多野丰;关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C19/04 | 分类号: | B22C19/04;B22C15/02;B22C1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薛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下 铸型 造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下铸型的造型方法及其造型装置。
背景技术
上下铸型的一些造型方法已经广为人知。其中一种包括以下步骤:在上下砂箱之间夹持一模板,将上下挤压装置分别插入上下砂箱的远离模板的相应开口中,确定上下铸型空间,然后向上下铸型空间中注入型砂,并驱动上下挤压装置向模板方向移动,挤压上下铸型空间中的型砂,以制造无砂箱的上下铸型(见国际公开号No.WO2005/05825A1参考文件)。
发明内容
但是,包括上述步骤的传统上下铸型的造型方法,会因为上下挤压装置的速度或压力的不同、模板两面图案的不同、上下铸型厚度的不同、上下铸型空间中注入的型砂密度的不同等,导致挤压装置向模板移动时,作用于上下挤压装置的压力的不同。因此,由驱动装置施加的用于驱动上下挤压装置移动的上下挤压压力会不同,如此,会使其中一个压力很大。因此,该方法的问题在于制造的铸型会翘曲,或者更坏的是,模板会破损。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上下铸型的造型方法及其造型装置,防止铸型的翘曲和模板的破损。
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上下铸型的造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上下砂箱之间夹持一模板,将上下挤压装置分别插入上下砂箱的远离模板的相应开口中,确定上下铸型空间,然后向上下铸型空间中注入型砂,并驱动上下挤压装置向模板方向移动,挤压上下铸型空间中的型砂,其中在驱动上下挤压装置向模板方向移动的步骤中,上下铸型空间中的挤压压力差值保持在设定的公差范围之内。
同时,本发明的上下铸型的造型装置用于:在上下砂箱之间夹持一模板,将上下挤压装置分别插入上下砂箱的远离模板的相应开口中,确定上下铸型空间,然后向上下铸型空间中注入型砂,并驱动上下挤压装置向模板方向移动,挤压上下铸型空间中的型砂。该造型装置包括上下驱动装置,驱动相应的上下挤压装置向模板移动,或从模板撤回,还包括上下挤压压力测量装置,安装于上下驱动装置上,型砂被挤压时,测量相应压力,以及一指令传输装置,确定上下挤压压力测量装置的测量值之间的差值,并与设定的公差范围进行比较。如果差值大于公差范围,指令传输装置向驱动装置发出一指令,停止驱动有较大压力的驱动装置向前移动,直到差值下降至设定的公差范围之内。
本发明包括上述元件,上下驱动装置驱动上下挤压装置向模板方向移动,挤压上下铸型空间中的型砂。在这个过程中,上下挤压压力的差值由上下测量装置的测量值所确定,并与设定的公差范围比较。如果差值大于公差范围,指令传输装置向驱动装置发出一指令,停止驱动有较大压力的驱动装置向前移动,直到差值下降至设定的公差范围之内。
本发明中,上下驱动装置中的任意一个为一带有液压动力单元的液压缸,或一带有动力供给单元的电动缸。如果驱动装置为液压缸,则上下挤压压力测量装置中的任意一个为安装在液压动力单元上的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油压,或者一负荷传感器,用于测量液压缸的作用力。如果驱动装置为带有动力供给单元的电动缸,则测量装置中的任意一个为安装于动力供给单元上的一电压表,用于测量电压,或者一负荷传感器,用于测量电动缸的作用力。电压表也可以用一电流表代替。
上下铸型造型装置用于制造固定砂箱上下铸型,或者用于制造无砂箱上下铸型。
由上述的解释可知,本发明的上下铸型的造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上下砂箱之间夹持一模板,将上下挤压装置分别插入上下砂箱的远离模板的相应开口中,确定上下铸型空间,然后向上下铸型空间中注入型砂,并驱动上下挤压装置向模板方向移动,挤压上下铸型空间中的型砂,其中在驱动上下挤压装置向模板方向移动的步骤中,上下铸型空间中的挤压压力差值保持在设定的公差范围之内。因此,由于上下挤压装置在上下挤压压力平衡的状态下向模板方向移动,即上下挤压压力差值保持在设定的公差范围之内,故能防止制造的铸型翘曲,或者模板破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上下铸型的造型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东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新东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95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