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标记的生物传感器和细胞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19857.1 | 申请日: | 2006-04-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0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 发明(设计)人: | 方晔;A·M·菲里;N·H·方丹;J·拉希瑞;阮宝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5 | 分类号: | A61B5/05;A61N1/30;G01N33/55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韦 东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标记 生物 传感器 细胞 | ||
1.一种测定刺激事件对细胞产生的影响的方法,包括:
提供无标记生物传感器,其中,所述生物传感器是共振波导光栅传感器;
在生物传感器上孵育细胞;
对所述孵育的细胞施加刺激事件;和
从所述细胞内、细胞表面或其组合采集所述生物传感器的定向物质再分布 的生物传感器输出;和
分析所述定向物质再分布,测定所述刺激事件对细胞产生的影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生物传感器输出确 定刺激的影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测定所述刺 激事件是否影响细胞存活或细胞增殖,或影响细胞的吸收、分布、代谢、排出 或毒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事件包括将化合物 加到细胞培养物中,所述化合物调节细胞信号传递途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调节细胞上的细 胞表面受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表面受体是G蛋白 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酪氨酸激酶、细胞因子受体、整合蛋白受体、Na+/H+ 交换剂受体、免疫受体、Gq-偶联受体、Gs-偶联受体、Gi-偶联受体、G12/13-偶 联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受体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生物传感器的生物 传感器输出包括采集与该生物传感器输出的动力学特性相关的生物传感器输 出参数,和对生物传感器输出整体动力学特征分析,所述对生物传感器输出整 体动力学特征分析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分析阶段转变完成时由一阶段变为另一阶段的速度;
分析完成所述生物传感器输出的输出所需的时间;
分析输出一个完整阶段的生物传感器输出所需的时间;
分析正向物质再分布阶段的总持续时间;
分析逆向物质再分布阶段的总持续时间;
分析达到正向物质再分布阶段总振幅的速度;
分析达到逆向物质再分布阶段总振幅的速度;
分析由逆向物质再分布阶段到正向物质再分布阶段的速度;
分析由正向物质再分布阶段到逆向物质再分布阶段、由净零阶段到正向物 质再分布阶段、由净零阶段到逆向物质再分布阶段、由正向物质再分布阶段到 净零阶段或由逆向物质再分布阶段到净零阶段所需的过渡时间τ;
分析生物传感器输出的各阶段;或
其组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各阶段包括以下至 少一种:
分析阶段转变;
分析正向物质再分布信号;
分析逆向物质再分布信号;
分析净零物质再分布信号;
分析正向物质再分布信号的形状;
分析正向物质再分布信号的振幅;
分析逆向物质再分布信号的形状;
分析逆向物质再分布信号的振幅;
分析生物传感器输出产生的完整曲线的形状;或
其组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孵育细胞包括将细胞培 养至20-99%覆盖率。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传感器输出是以下 至少一种:导向模式的共振峰或导向模式的共振带图像。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传感器嵌埋于具有 多个孔的微板的底部,不同类型的细胞孵育于两个以上的孔中的每一个,对所 述两个以上的孔提供刺激事件,刺激事件包括将受体酪氨酸激酶的配体加到所 述两个以上的孔中,从所述两个以上的孔中采集生物传感器输出,和该生物传 感器输出是所述细胞的时间依赖性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985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