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连接组件和包含组件的装配件的紧固件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18564.1 | 申请日: | 2006-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3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彼得·马丁·亨德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彼得·马丁·亨德森 |
主分类号: | F16B12/14 | 分类号: | F16B12/14;F16B5/02;F16B1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南非约*** | 国省代码: | 南非;Z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连接 组件 包含 装配 紧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适用于相互连接组件的紧固件,特别地,但是不限于以可拆装或恒定形式家具组件的紧固件。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紧固件,通常能充分地被掩盖,因为它需要一个接入缝隙,能使它自身大致地位于远离被紧固在一起的组件的通常可视面或边缘。
本发明还涉及组件,尤其涉及家具组件,通过采用本发明的紧固件装置被固定到其他组件上,及被固定到这些组件的完整装配件上。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装配组件的方法,尤其涉及家具组件,采用本发明的紧固件。
背景技术
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紧固件用于将组件,特别是家具组件连接到一起。这些紧固件包括木螺钉、自攻丝螺钉、机用螺钉(通常与协作的螺母结合在一起)和相似物。在使用中,存在确定凸轮式锁定装置,典型地被用于涉及一种“可拆卸”型家具。
至少在大多数情况下,要求在组件的一个或其他的常规可视面中有接入缝隙。这些接入缝隙而后必须使用插销、帽体、填充材料或其他覆盖手段来封闭。
接入缝隙的问题可以通过使用木质或类似的榫钉而被消除,其中的木质或类似的榫钉是以黏着或其他方式固定入被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组件的排列盲孔中。当采用黏着方式时,通常有必要当粘着剂设置好后将两个组件牢固地夹紧在一起并持续一段重要的时间,以形成整齐、封闭和牢固的连接。这种夹紧操作不仅耗费时间,而且还限制了组件通过生产线装配的进程,且延迟了部分或全部装配的物品的处理操作的后续阶段,尤其是家具。这种装配方法显然不适用于要求组件能够可拆装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紧固件,能够用起来比上述提及的紧固件更便利,并且能够当一般性地被使用时,连接在一起的组件的通常可视面上没有接入缝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盲孔的组件,用于与一本发明的紧固件配合,以及在适当的情况下,凹进以便形成一接入缝隙,用于在这些组件的装配过程中使一紧固件接入。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本发明的紧固件装配组件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紧固元件,适于固定在与一第二组件连接的一第一组件中形成的一盲孔中,且其中,该元件是普通的圆柱形,具有一外部表面,其上具有一串沿其长度的至少一部分伸展的锚定结构,且其中,该结构被设置为使该元件至少是部分地被强制地无旋转地轴向引入到所述第一组件的一盲孔中,来锚定其中的该元件,该紧固元件或具有一恒定联接于其上的杆柄,或具有一个或多个结构,用于一分离杆柄的配合端的运转保持,该紧固元件的特征在于:该锚定结构接于一普通螺旋轨道之后,并且还在于该元件或一与其联接的杆柄上具有一接合区,用于通过一工具接合,通过该元件相对于其轴的转动,能够作用于引起所述锚定结构在盲孔中跟在一螺旋轨道之后,随着该元件的合成轴相对于孔的移动,将该元件轴向地移动到孔内。
在本发明的第一个变例中,一紧固件包括一杆柄,具有第一端区,设有一如上述所定义的与其恒定联接的一元件,以及具有该杆柄的一第二端区,具有至少一个被设置成使该第二端区被锚定在一第二组件中的一盲孔中的保持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一和第二组件联结到一起。该第二端区可以具有如上述所定义的一第二紧固元件,其中,该螺旋轨道具有相对于该第一的相反方向或至少是很大的斜度;采用一头部形式的一保持结构相对于以第二插销轴向保持,用于锚定在一第二组件中的一孔中,但是其中,该杆柄可相对于该第二插销转动;采用一传统机制螺纹(通常相对于该杆柄的所述第一端上的任一螺旋延伸结构是相反方向的,且能够与相对于一例如金属的第二组件焊接或以其他方式固定的例如一螺母配合)形式的一保持结构;及采用与一第二组件内的一孔(通常是盲孔)中的一插销内侧上的一凸轮表面相配合的一放射延伸结构形式的保持结构。
在本发明的第一变例中,该接合区可以是与该元件上的锚定结构整体成型的一个或多个结构,或者可选择地,是一伸长插入物的一暴露部分,所述伸长插入物上模铸有材料,用于形成锚定结构,在该情况下,该伸长插入物被较佳地设置为通过一配合工具用于接合,以及为了这个目的,可以是非圆形的横截面,以便由其暴露区域限定所述接合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彼得·马丁·亨德森,未经彼得·马丁·亨德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85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